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图文】:
学生在校期间的课程评价可以体现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学生的课程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仍然具有重大影响。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对学生的课程评价已经不局限于课程成绩的评价,现有的课程评价体系还包含学生在课堂中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和学生课后对任务的完成情况等方面,通过多方面表现与期末成绩结合,相比于传统的只对期末成绩进行评价的方式而言,目前的课程评价方式更加能反映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和学生的综合水平。对此笔者选取的数据是学者对浙江省高校研究生进行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 5000 份,成功回收问卷 4316 份,对研究生课程考核的主要形式有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课程论文和调查实验成果验收,其中以闭卷考试为主,占比 60.4%[1],尽管目前课程评价中期末成绩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可能会受到考试难易程度或考前突击等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考核形式的多样化和期末考试成绩权重的降低,,目前研究生课程评价方式总体上可以反映出学生达到综合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月;;浅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33期
2 邱兆坤;姜卫东;;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析解[J];文教资料;2007年09期
3 常宝英;;优化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探索[J];文教资料;2008年06期
4 刘琦琪;李飞;;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简析[J];文教资料;2010年06期
5 李贻员;;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比较研究[J];文教资料;2012年15期
6 邱欣;杨青;胡永举;罗小花;;基于“校-政-企”三方协同创新的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年12期
7 王蓝;;职业技术教育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研究——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12期
8 刘志兵;尧丽云;耿萌萌;;“三元”视角下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J];当代职业教育;2017年01期
9 崔莉莉;;电气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问题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年02期
10 丁晖;潘运龙;;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在外科教学中的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继辉;;辽宁省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三)[C];2015年
2 孙庆祝;孙晋海;刘晓莲;叶宝增;;面向新世纪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格、模式与方法的探讨[A];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7年
3 左绍云;梁国明;林长春;;英国科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经验与启示[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蒋兆远;杜亚江;康会峰;;高质量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穆存远;卜娟娟;;艺术类硕士研究生培养应加强创意产业教育[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6 何俊凤;姚登福;王德丰;徐水珠;;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期间管理实践与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会议暨2012第四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王新华;刘淑波;;关于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的思考[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法制与行政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行政与法)[C];2012年
8 谢永荣;叶诚;李勋;张世勇;李亿保;杨瑞卿;;欠发达地区硕士研究生培养探索与实践[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化学类研究生教育研讨会摘要集[C];2016年
9 朱启超;舒宇;;美军战略研究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特点初探[A];外军职业军事教育与训练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马艳艳;王玉;杨凯;郑东翔;;教师对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并轨模式的评价[A];2016年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董洪亮;我国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定位[N];人民日报;2011年
2 记者 李琦琨;检验检疫局:与贵大签署合作攻关协议[N];经济信息时报;2010年
3 喻发义 王森义;武警安徽总队医院成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N];人民公安报;2005年
4 记者 朱彤;公费选送百人读研[N];黑龙江日报;2000年
5 记者 庄电一;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庆祝建院二十周年[N];光明日报;2004年
6 记者 杨晨光;北师大成立出版科学研究院[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杨频萍 王拓;“双一流”高校毕业生都去哪了[N];新华日报;2019年
8 记者 司文;项目院校将互换学生[N];西安日报;2011年
9 记者 徐文营 实习生 马琳;北京市: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N];经济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李启昌;昆明理工大为老挝培养硕士生[N];云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秦风冰;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秋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弱势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郭馨靓;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3 谢培莲;地方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问题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8年
4 吉焕君;基于PDCA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精细化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5 王云飞;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6年
6 姚小岩;体育类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7年
7 任凯;闽台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定位比较研究[D];集美大学;2018年
8 于跃;辽宁省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认知现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年
9 曾美良;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8年
10 刘蕊;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099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609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