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清末吉林崇文书院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1 10:13
【摘要】:清代,由于受到封禁政策和抑制书院政策的双重影响,吉林地区的书院发展十分缓慢。直至同光年间,吉林地区才迎来了书院发展的高峰期。本文的吉林崇文书院就兴建于此时。崇文书院的建立是同光时期清政府复兴书院的成果,也是开禁后吉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在文化教育上的反映。考虑到文化教育氛围和交通条件,书院选址于吉林城朝阳门内试院迤东。关于崇文书院建立的时间,目前说法不一。笔者经过对各种史料的考证,认为书院应当建立于同治十一年(1872)。崇文书院建立以后,又经过了几次扩建,规模逐渐成型。最终在清末书院改学堂的浪潮中,被改设为师范学堂,退出了历史舞台。崇文书院的日常管理较为系统完善,涉及组织管理、生徒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组织管理方面,崇文书院实行以董事会为主导的模式,由地方绅士负责书院的一切出入用人事件。另设山长、监院、司事、斋长、学书等职,负责教学、财务等工作。生徒管理方面,崇文书院较为严格,一方面对招生进行了限制,另一方面又对生徒的行为举止进行了规范。教学管理方面,崇文书院由山长负责授课讲学,并且通过对生徒进行定期的官课、斋课和内课,对其教学成效进行检验。历次考试,均有奖惩,以便激励生徒。除了日常管理的系统完善外,崇文书院的经费运作也有条不紊。书院运行所需经费巨大,其来源主要有官员捐赠、学田经营、房屋租赁和发商生息,具有鲜明的多样性。崇文书院实行官督民营的经费管理模式,其经费主要用于各种日常开支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在崇文书院的日常管理和经费运作当中,官府都起到了总揽其纲的作用,地方绅士并没有完全的自主权。兴建于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时期的崇文书院,对吉林地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它不仅是吉林地区书院的典范,还通过延聘名师,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崇文书院还对吉林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书院的藏书活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吉林城文化知识资源的总量,而书院师生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的众多成果也促进了整个地区文化事业的繁荣。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252;G649.29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国慧;;书院制改革视角下的教育路径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年04期

2 徐梓;黄漫远;;传统书院的现代价值[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04期

3 朱媛媛;;借鉴西方成功经验,创新我国书院制育人模式[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12期

4 张哲;;现代大学书院制双院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5 陈晓霞;;书院文化精神对价值观的影响[J];艺海;2018年01期

6 翁汀辉;;宋代闽西书院研究[J];龙岩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7 赵伟;邓洪波;;2016年书院研究综述[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8 陆锋磊;;重新发现“书院”传统的现代教育价值[J];人民教育;2018年02期

9 赵连稳;;北京书院往事[J];北京观察;2018年03期

10 杨楠;;清代四川书院研究述评[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自洋;胡青;;清代江西书院教师管理研究[A];中国书院论坛(第十辑)[C];2017年

2 刘东昌;;发挥江西书院资源优势 重建书院文化新体系[A];中国书院论坛(第十辑)[C];2017年

3 方彦寿;;黄iτ肽纤胃V菔樵航逃齕A];闽都教育与福州发展[C];2012年

4 徐心希;;试论闽都书院教育与乾嘉之后闽学转型[A];闽都教育与福州发展[C];2012年

5 难波征男;张翌彤;;现代书院教育——简素书院一周年[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一辑)[C];2001年

6 雷凤忠;郭大卫;;书院教育在兴化文化发展中的作用[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涛;;创特色书院文化 育家国栋梁之才[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四)[C];2017年

8 徐永文;;论书院教育的传承与创新——基于江西豫章书院教育实践的思考[A];中国书院论坛(第十辑)[C];2017年

9 许怀林;;培育德才兼备人才,书院的永恒奋斗目标[A];中国书院论坛(第十辑)[C];2017年

10 张劲松;;近十年来国内书院文化旅游研究述评[A];中国书院论坛(第十辑)[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 胡乐乐;书院:从官署到学堂[N];北京日报;2018年

2 记者 徐聪琳;书院大桥:守望不朽的衢州文脉[N];衢州日报;2017年

3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陈仁仁;传统书院教育理念的新生[N];中国教育报;2018年

4 强进前 李兴业 市委党校副教授;明清时期的平凉书院及其教育影响[N];平凉日报;2018年

5 首席记者 周能兵 见习记者 徐晶锦;中华文化促进会书院联盟在绍成立[N];绍兴日报;2018年

6 记者 许程丽;书院教育的思想盛宴[N];绍兴日报;2018年

7 肖永明 潘彬;书院文化遗产与现代大学教育的融合[N];中国文物报;2017年

8 朱清 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省闽学研究会顾问;研究朱子理学和书院的当代价值[N];福建日报;2017年

9 本报记者 闫敏;附庸风雅,还是致敬传统[N];中国文化报;2017年

10 国家画院教学培训中心学术主持 马啸;“君子风度”难觅[N];中国文化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甜;英式书院教育的演进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陈实;清代珠江三角洲教育状况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3 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4 胡文生;学术·体制·人[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舒方涛;明清山东运河区域书院研究[D];聊城大学;2018年

2 张敏洁;清末吉林崇文书院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3 曹云娟;越文化视阈下越中书院变迁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7年

4 周舟;两岸现代大学书院制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17年

5 张旺利;清代陕南移民文化与书院教育研究[D];西北大学;2017年

6 李柯茜;现代大学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优化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7 王铭杰;古代南襄地区教育建筑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8 董菁;书院式高校学生生活区建筑空间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9 刘学刚;书院制模式下我国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10 张艳婷;明清时期桂林书院发展及其对当代高等教育启示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10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610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2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