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硕士研究生供给与市场需求匹配问题研究
【图文】:
图 1 研究基本思路图2.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访谈法等,多门交叉学科的论与技术相结合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本人通过学校图书馆和学院资料室查阅相关文献,借助中国知网、中国工具书网络版总库等数字化图书馆,以及教育部网站、国家统计局网站、高校毕业生就业网、中国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等官方网站搜索相关资料,在掌握相关理论和背景识的基础上,从中提取硕士研究生供给及市场需求方面的真实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析,以真实并直观地表现出硕士研究生供给及需求发现趋势及现状,对硕士研究生的供矛盾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2)问卷调查法
图 2 期望理论的模式弗洛姆提出的期望理论的基础是:人们从事某项工作能够促成组织目标的达成自身某方面的需要。 期望理论的前提是,假设个体是有思想、有理性的人,对未和发展有一定的信仰和预期。弗洛姆认为,根据人的期望模式,为了有效的激发员作动机,需要兼顾到三方面的联系:一是努力与成绩的联系:指通过努力能否达到预期的成绩,这是第一层目标。究生在学校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和知识积累,能否在踏入社会后达到自己心目中的这样的概率有多大?是很多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前和毕业后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越期望值就会越高。二是成绩与奖酬的联系:个人在努力之后取得的成绩能否带来期望的奖励,可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这是第二层目标。硕士研究生在学校取得良好的成绩若是在社会求职中没有得到认可或是认可度较低,遭受社会对硕士研究生文凭的含疑和较低的回报率,,其个人的期望将被大打折扣,影响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奖酬与满足需要的联系:奖酬能否满足个人最迫切的需要和愿望,也指效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祥云;钱宇航;贾凌昌;;高等教育制度供给不及与弥补路径选择[J];高教探索;2015年08期
2 袁其玲;;高职院校会展创新技能人才的供需匹配培养模式探究——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3 吴荷平;顾现朋;;高校毕业生专业结构性失业对策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4 曹晓丽;王颖振;林枚;;匹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构建多层次金融人才培养体系[J];华北金融;2013年12期
5 张丽t ;;基于企业角度的女大学生就业供需匹配调查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3年12期
6 楼世洲;林浩波;;大学生结构性就业失衡:专业与行业的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7 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J];求是;2012年10期
8 高阳;;大学生就业培训的供需匹配分析与模式创新[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7期
9 班晓娜;;基于企业需求视角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李泽_g;谭诤;;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双重作用下的研究生就业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1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徐瑞哲;彭德倩;;专业如何与就业实现“供需匹配”[N];解放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2 罗丹;规模扩张以来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唐姝;湖南省毕业研究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李元俊;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性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3 李静;我国硕士研究生过度教育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4 欧扬夏子;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生就业困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罗谌;我国大学生供需匹配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117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611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