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2 13:51
【摘要】:当前中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仍是就业的难点和重点,其中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现象非常突出,由于大学生自我评价与定位不准确,加上高校扩招和就业形势紧张的双重挤压,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出现,暴露出当今教育培养模式下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不足。本文试从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培养的意义以及当代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影响谈起,结合中西方对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培养概念的界定,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强化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实现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对接社会需求。 长期以来,高校对学生的评价普遍以他评为主要方式,受这种传统评价观的影响,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强调外部评价对学生学习等方面的促进作用,而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及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被动的评价客体,没有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评价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影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在原有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认可的评价指标和准则,对个人全方面或某方面素质的发展所做出的认识和判断。学生的发展与完善主要依靠其自我反思、自我调节来实现。大学生实际上是主动做出评价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评价的对象。在参与对自身学业成就、情感态度、生活态度等各方面的评价过程中,大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到自身成长进步的愉悦,较为全面、整体、动态地认识自己,从而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教育自我,发展完善自我。当然大学生在接受评价的过程中除了来自自己的评价,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他人的外部评价是理智、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的有益辅助和补充。来自于他人的外部评价一旦被主体接受后,经过反思最终转化为自我评价,能够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本文首先对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培养研究进行了内涵界定,探讨了这一课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从高校教育目标以及大学生个体成长目标出发,指出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对实现大学生的素质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是十分必要的。当前大学生自我能力培养过程中由于现行教育体制的重视度不够,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基本要求尚需完善,培养政策难以落到实处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旨在深入了解目前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培养的欠缺之处,为有针对性的提出有效途径做现实依据。因而结合当今教育制度和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从教育主体和大学生本人的角度出发,本文继续探讨了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完善大学生自我评价培养目标,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大学生构建自我评价机制,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等多种有效途径,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尽可能的使每个学生能以健康的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他人的评价,肯定自我,反省自我,进而督促、改正和控制自己的行为,逐步达到善自我的目的。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2.0
本文编号:2790618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丽;;学生自我评价的误区及方法探析——以归因理论的视角[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 王艳娟;论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J];安徽教育;1999年Z2期
3 顾莹;朱国平;张建平;;对大学生“三自”教育管理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1期
4 罗丹洁;;试论学生自我评价[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5 肖川;造就自主发展的人[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年01期
6 刘飞;;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治和谐共存的模式构建[J];法制与社会;2009年10期
7 刘世权;;高校学生自我评价与推介能力培养管见[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年04期
8 王淑桢;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适应终身学习需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4期
9 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赵红利;论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本文编号:2790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790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