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模式探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模式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如今,我国正处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快速更新与融合促使着整个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各种竞争在不断加剧,人们每天所面临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也同样受到来自学业、情感、人际、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和抗挫折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因此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模式的构建对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和抗挫折能力、促进挫折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介选题的缘由和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研究思路与方法,介绍文章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挫折、挫折教育、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模式进行概念界定,并凝练了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探究的理论基础,为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模式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的调查,总结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剖析。第四部分:即本研究的重点,也是创新之处。针对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内部大学生挫折教育运行系统构建了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模式。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模式是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由教学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后勤服务系统与评估反馈系统四个系统模块组成,全方位、多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从而增强了挫折教育的实效性,为大学生挫折教育提供了新研究思路及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
【关键词】:大学生 挫折教育 学校挫折教育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8
- (一)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10-12
- 1.选题缘由10-11
- 2.研究意义11-12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国外研究概况12-14
- 2.国内研究概况14-16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16-17
- 1.研究思路16-17
- 2.研究方法17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17-18
- 1.研究视角独特17-18
- 2.研究理论创新18
- 3.研究方法新颖18
- 一、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模式概述18-25
- (一)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模式相关概念界定18-22
- 1.挫折18-20
- 2.挫折教育20-21
- 3.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模式21-22
- (二)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22-25
-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22-23
- 2.弗洛伊德的人格三论23
- 3.亚当斯的挫折理论23-24
- 4.罗森茨威格挫折理论24-25
- 二、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模式实证分析25-33
- (一)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调查问卷实测25-27
- 1.研究目的25
- 2.研究对象25-26
- 3.研究程序26
- 4.研究方法26
- 5 问卷编制26-27
- (二)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存在问题分析27-30
- 1.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途径比较单一28
- 2.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内容略为简单28-29
- 3.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实效性较弱29
- 4.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理论认识较不足29-30
- (三)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0-33
- 1.学校管理体制尚不健全30
- 2.教育主体对挫折教育的重视不够30-31
- 3.校园挫折教育环境人文性较弱31-32
- 4.大学生自我挫折教育实践性较不足32-33
- 三、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模式构建及运行33-50
- (一)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模式构建的原则33-35
- 1.实效性原则33
- 2.整体性原则33-34
- 3.主体性原则34-35
- (二)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模式的构建35-46
- 1.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模式的框架介绍37
- 2.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模式要素详解37-46
- (三)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模式运行46-47
- 1.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模式运行要素详解46-47
- 2.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模式运行整体阐释47
- (四)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模式的实现条件47-48
- 1.以校党委的重视程度为前提47-48
- 2.以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48
- 3.以创设科学长效的机制为依据48
- (五)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模式的评价48-50
- 1.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48
- 2.拓宽了挫折教育的途径48-49
- 3.增强了挫折教育的实效性49-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4
- 致谢54-5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55-56
- 附录56-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章清;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年04期
2 袁惠玲;谈谈对学生的挫折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09期
3 顾德宁;关于西方“挫折教育”[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0年S4期
4 谢明慧;浅谈大学生的挫折教育[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5 吕春玲;浅淡挫折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6 彭印中;不容忽视的“挫折教育”[J];教育探索;2001年01期
7 夏娟 ,朱鹏飞;注重挫折教育 引导大学生走好军旅第一步[J];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12期
8 殷金亭;谈对学生的挫折教育[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1年01期
9 沈义;;青少年要接受挫折教育[J];学问;2002年06期
10 宋维彬,崔炳暖;如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磊;;挫折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2 陈晓;;试论现代小学生家庭挫折教育的意义与培养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3 朱莉;;浅谈挫折教育[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伟;;浅谈挫折教育在培养学生干部中的作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蔡桂红;;挫折教育从孩子开始[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陈国胜;;挫折教育的新策略[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冰杭;;高职院校挫折教育探讨[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雅俊;邓广玉;;体育教学与挫折教育[A];第十六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6年
9 李磊;;挫折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甘肃卷)[C];2010年
10 李雯;李莉;孙建华;;试论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摘要[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作好;挫折教育天天讲[N];中国妇女报;2003年
2 诸复祈;挫折教育应与时俱进[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赵文学;挫折教育 刚上路就迷路[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4 怀化市精神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杨司佼;挫折教育 无须刻意设计[N];湖南科技报;2003年
5 朱红珍 (山西);重视孩子的挫折教育[N];人民代表报;2003年
6 陈春勇;重视挫折教育[N];人民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王璐;挫折教育——成长的“营养”[N];保健时报;2007年
8 戴谦;重视挫折教育[N];战士报;2007年
9 草鱼丸;“温室花朵”急需“挫折教育”[N];通辽日报;2008年
10 李卫芹;挫折教育应纳入正常教育中[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霞;当前大学生挫折教育探析[D];广西大学;2008年
2 李永梅;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3 杜庆梅;“9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曹喜燕;当下大学生挫折教育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胡伟;论大学生挫折教育[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李永刚;当前我国大学生挫折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倩倩;幸福视域内的小学生挫折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8 卢慧;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9 任炜伟;新时期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刘金炎;高中生挫折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学校挫折教育模式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83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