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大学生道德自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0 06:03
  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变革的时期,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西方价值观不断涌入中国。多元价值观念的交织缠绕,带动了社会文明程度和开放程度的提升,也促进了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在这种个体追寻自由解放的情况下,道德主体更愿意遵从内心意愿进行道德选择,个体自决、自为、自省的道德自律体系正稳步建构。作为国家未来建设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其成长轨迹一般是从家庭到学校,这种单一的成长环境所造成的空中楼阁式的社会认知使大学生对于真实的社会知之甚少,再加上成年之前几乎所有的重要选择与决定都交予父母代劳,大学生很少有机会对于各种道德事件进行独立的分析与判断。因此,当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并要求独立自主时,其内心意愿却常常与自身实际决断能力之间存在偏差。此种局面的出现,呼唤我们重新审视大学生道德自律这一重大而现实的课题。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应该因势利导,利用大学生对道德自律的诉求,促使其逐步完成构建自身道德自律体系的任务。本文运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研究方法,以个体的道德行为为主线,分析了大学生道德自律的现状及造成此局面的原因,并针对大学生道德自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选题的背景,...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大学生道德自律研究


道德自律研究的变化趋势

道德规范,个人,大学生,道德认知


第4章大学生道德自律的现状及原因39的方法,对大学生道德自律的现状予以研究,而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我国的德育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大学生道德认知较为良好,其行为倾向也基本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4.1.1德育效果初显,个体道德认知总体良好教育改革家德怀特·艾伦认为教育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要使学生变得聪明,一个是要使学生做有道德的人。大学生不仅应该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充实自己,也应该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引领自己的行为。如果只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却没有科学的价值观驾驭,那么专业知识很可能会在错误价值观的支配下,成为大学生危害社会的助推器。因此,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其能够自觉做出合乎道德的选择。从调查的结果看,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总体来说较为良好,大多数大学生有着较为清晰的是非善恶标准。如图4.1所示,在被问到“一个人独处时,您认为是否应该按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时,有76.43%的大学生选择了“应该按照道德要求约束自己”,仅有11.43%的大学生认为“独处时可以放松,不必按照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这说明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较为良好,即使在无人监控的情况下,大部分大学生也认为应该遵守道德的要求。此外,80.89%的大学生认为考试不可以作弊,84.29%的大学生认为过马路时不应该闯红灯。由此可见,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达到了较为高度的统一,绝大多数大学生有着较为良好的道德认知。图4.1一个人独处时,您认为是否应该按照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4.1.2重视道德修养,日益关注自身精神世界大学阶段的生活与以往不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对宽松的生活环境给大

学生干部,简历,证书,大学生


第4章大学生道德自律的现状及原因41为“义利结合”。图4.3中,明知道简历造假是错误的行为,但是还是有33.22%的大学生理解这种造假的行为,他们的道德判断不再是非黑即白的两极区分,而是在承认主流观念的基础上正视道德的灰色地带。出于现实的考量,大学生会将义与利结合起来,为了得到一个好的机会,也有近30%的大学生有可能对自己的简历进行不实的美化与修饰。图4.3您如何看待一些同学为了简历好看而伪造证书或学生干部经历等现象?在谈到“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的问题时,多数大学生表达了向善的意愿,但也会考虑实际情况,一位受访者谈到:如果老人有类似“是我自己摔倒的,和他人无关”的言论时,我会扶起摔倒的老人。如果没有类似言论,我会很犹豫,不过大概率也会扶,只是为防万一,我会录下视频,再找周围的人帮我作证。倒也不是不信任老人,只是存在被敲诈的可能,毕竟我家也没矿,不想事后被倒打一耙。[1]当然,在其他方面的价值选择上,多数大学生也总体呈现出务实化的倾向。大学生中注重实干的变多了,他们参与社会各项公共事业的热情十分高涨。在不违背道义的基础上,他们也注重社会现实,希望自己可以学到更加实用的技能,增强自身的实践技能和生存能力,做出有利于自己今后发展的选择。4.2大学生道德自律存在的问题考察大学生道德自律的真实情况,最终还是要从他们在现实里的行为表现中去把握。如前所述,虽然多数大学生有着较为良好的道德认知,但是这些内在的[1]摘自与学生E的访谈内容.2019/10/2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心理发展视角下的道德自律:本质与实现条件[J]. 徐萍萍.  道德与文明. 2018(06)
[2]我国德育走向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辩[J]. 孟利艳.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0(05)
[3]再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J]. 宋希仁.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06)
[4]论道德自律[J]. 邹铁军,李岭宏.  学习与探索. 2003(03)
[5]儒家的道德人格是自律的吗?──一种比较分析的视角[J]. 王云萍.  孔子研究. 2002(01)
[6]“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释义[J]. 宋希仁.  道德与文明. 2000(03)
[7]道德的自律与他律──马恩与康德的两种不同的道德自律观[J]. 王淑芹.  道德与文明. 1998(04)

博士论文
[1]基层党政干部的自律品质研究[D]. 陈谢平.西南大学 2013
[2]制度架构下的道德教育研究[D]. 冯永刚.山东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知行合一视域下大学生道德自律能力培养研究[D]. 刘慧.北京化工大学 2017
[2]“95后”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现状、问题与研究[D]. 王丹丹.华南理工大学 2017
[3]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亚丹.西南大学 2016
[4]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罗昌龙.西南大学 2015
[5]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研究[D]. 王晓燕.西安工业大学 2012
[6]道德自律的实现研究[D]. 王遂.山东师范大学 2011
[7]中西“自律”的对比研究[D]. 盛妍妍.华东师范大学 2010
[8]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自教自律研究[D]. 乔黎黎.北京交通大学 2009
[9]论道德的他律与自律[D]. 金筱萍.武汉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08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908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c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