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1 15:44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决定了国家的未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意识不强、角色冲突、角色素质不高等问题,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因此,本文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为研究对象,以期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位,从而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理论提供指导。主动使教师成功的实现自身的角色,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论文正文共分成五章,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研究的难点及创新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二章是论文写作的基础部分,主要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理论渊源进行了具体梳理和分析。首先对新时代、教师角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概念界定展开理论分析。之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15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的目的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方法及主要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内容
四、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一)研究的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
注释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概念及基础理论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新时代
(二)角色
(三)教师角色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工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指导
(一)毛泽东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观
(二)邓小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观
(三)江泽民、胡锦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观
(四)习近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观
四、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借鉴
(一)教育为治国治民之首
(二)教育为人生之基
(三)教育的目的“礼贤下,举贤才”
(四)教育的首要为品德和伦理教育
(五)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
五、其他学科相关的理论参考
(一)教育学中“教育哲学”理论
(二)心理学中“认知方式”理论
(三)社会学中“角色定位”理论
(四)管理学中“管理教育”理论
注释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分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现状解析
(一)地位崇高、使命光荣与环境氛围的矛盾
(二)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自身素质的矛盾
(三)自身发展的强烈诉求与客观条件的矛盾
(四)队伍迅速扩大与成长发展瓶颈的矛盾
(五)部分教师思想迷茫与职业定位的矛盾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定位探析
(一)政治方向的引领者
(二)理论知识的传授者
(三)学习方法的辅导者
(四)高尚品行的塑造者
(五)人生价值的打造者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现状与定位的原因探析
(一)社会转型利益多元化冲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负面影响削弱了高校党团教育的效果
(四)传统教育理念塑造了单向度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注释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理论构建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原则
(一)坚持发展性原则
(二)坚持整体性原则
(三)坚持有效性原则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目标
(一)由个体推进向整体突破的变化
(二)由知识培育向价值培育的变化
(三)由学生发展向社会需要的变化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内容
(一)政治要强
(二)情怀要深
(三)思维要新
(四)视野要广
(五)自律要严
(六)人格要正
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方法
(一)由诠释性向启发式的变化
(二)由解释性向探究式的变化
(三)由讲授性向引导式的变化
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途径
(一)思政课教学与整体教学相结合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三)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注释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实践策略
一、增加理论学习、做创新意识的激发者
(一)增强专业能力,扎实专业功底
(二)突破专业限制,完善知识结构
(三)接受创新理论,勇于创新教学
二、加强责任担当、做铸魂育人的训教者
(一)增强文化自觉,提高文化素养水平
(二)交融学科研究,提高科研水平能力
(三)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艺术氛围
三、提高自身修养,做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一)无私精神,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无畏精神,弘扬革命红色文化
(三)奉献精神,发扬社会先进文化
四、启发逻辑思维、做科学理论的普及者
(一)思维逻辑严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思维方法辩证,培养学生深入分析的能力
(三)思维导向开阔,培养学生全面学习的能力
五、树立问题意识、做勇于创新的助力者
(一)正视学生问题,做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二)教师以身示教,做学生发展的示范者
(三)以问题为导向,做四个自信的助力者
注释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近平总书记执政风格研究[J]. 魏磊. 理论学刊. 2019(02)
[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路径探究[J]. 谢斐.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01)
[3]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应用型课程建设研究——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J]. 王小云,吴钟鸣.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4]“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 邱仁富. 思想教育研究. 2018(04)
[5]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与针对性[J]. 刘川生. 中国高教研究. 2018(02)
[6]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四个着力点[J]. 涂刚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03)
[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注重人文关怀探究[J]. 杨航征,张宏程. 思想教育研究. 2018(01)
[8]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的提升[J]. 邵西梅. 思想教育研究. 2017(11)
[9]习近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解惑功能的全面阐述[J]. 刘建军.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10)
[10]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定位[J]. 吴恒.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7(05)
博士论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文化自觉[D]. 李艳.东北师范大学 2015
[2]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 张力红.河北师范大学 2010
[3]课堂中的意义建构[D]. 吴支奎.西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高校辅导员角色冲突问题研究[D]. 孙书平.辽宁大学 2011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解决路径探析[D]. 王迎.吉林大学 2011
[3]大学生对教师角色期望的调查研究[D]. 杨慧敏.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4]知识观转型与教师角色变迁[D]. 胡芳.浙江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30083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15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的目的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方法及主要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内容
四、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一)研究的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
注释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概念及基础理论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新时代
(二)角色
(三)教师角色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工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指导
(一)毛泽东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观
(二)邓小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观
(三)江泽民、胡锦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观
(四)习近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观
四、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借鉴
(一)教育为治国治民之首
(二)教育为人生之基
(三)教育的目的“礼贤下,举贤才”
(四)教育的首要为品德和伦理教育
(五)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
五、其他学科相关的理论参考
(一)教育学中“教育哲学”理论
(二)心理学中“认知方式”理论
(三)社会学中“角色定位”理论
(四)管理学中“管理教育”理论
注释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分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现状解析
(一)地位崇高、使命光荣与环境氛围的矛盾
(二)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自身素质的矛盾
(三)自身发展的强烈诉求与客观条件的矛盾
(四)队伍迅速扩大与成长发展瓶颈的矛盾
(五)部分教师思想迷茫与职业定位的矛盾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定位探析
(一)政治方向的引领者
(二)理论知识的传授者
(三)学习方法的辅导者
(四)高尚品行的塑造者
(五)人生价值的打造者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现状与定位的原因探析
(一)社会转型利益多元化冲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负面影响削弱了高校党团教育的效果
(四)传统教育理念塑造了单向度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注释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理论构建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原则
(一)坚持发展性原则
(二)坚持整体性原则
(三)坚持有效性原则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目标
(一)由个体推进向整体突破的变化
(二)由知识培育向价值培育的变化
(三)由学生发展向社会需要的变化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内容
(一)政治要强
(二)情怀要深
(三)思维要新
(四)视野要广
(五)自律要严
(六)人格要正
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方法
(一)由诠释性向启发式的变化
(二)由解释性向探究式的变化
(三)由讲授性向引导式的变化
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途径
(一)思政课教学与整体教学相结合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三)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注释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实践策略
一、增加理论学习、做创新意识的激发者
(一)增强专业能力,扎实专业功底
(二)突破专业限制,完善知识结构
(三)接受创新理论,勇于创新教学
二、加强责任担当、做铸魂育人的训教者
(一)增强文化自觉,提高文化素养水平
(二)交融学科研究,提高科研水平能力
(三)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艺术氛围
三、提高自身修养,做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一)无私精神,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无畏精神,弘扬革命红色文化
(三)奉献精神,发扬社会先进文化
四、启发逻辑思维、做科学理论的普及者
(一)思维逻辑严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思维方法辩证,培养学生深入分析的能力
(三)思维导向开阔,培养学生全面学习的能力
五、树立问题意识、做勇于创新的助力者
(一)正视学生问题,做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二)教师以身示教,做学生发展的示范者
(三)以问题为导向,做四个自信的助力者
注释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近平总书记执政风格研究[J]. 魏磊. 理论学刊. 2019(02)
[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路径探究[J]. 谢斐.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01)
[3]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应用型课程建设研究——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J]. 王小云,吴钟鸣.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4]“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 邱仁富. 思想教育研究. 2018(04)
[5]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与针对性[J]. 刘川生. 中国高教研究. 2018(02)
[6]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四个着力点[J]. 涂刚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03)
[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注重人文关怀探究[J]. 杨航征,张宏程. 思想教育研究. 2018(01)
[8]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的提升[J]. 邵西梅. 思想教育研究. 2017(11)
[9]习近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解惑功能的全面阐述[J]. 刘建军.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10)
[10]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定位[J]. 吴恒.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7(05)
博士论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文化自觉[D]. 李艳.东北师范大学 2015
[2]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 张力红.河北师范大学 2010
[3]课堂中的意义建构[D]. 吴支奎.西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高校辅导员角色冲突问题研究[D]. 孙书平.辽宁大学 2011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解决路径探析[D]. 王迎.吉林大学 2011
[3]大学生对教师角色期望的调查研究[D]. 杨慧敏.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4]知识观转型与教师角色变迁[D]. 胡芳.浙江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30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930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