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八个相统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21 23:33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八个相统一",作为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具体要求。本文以"八个相统一"为指导思想和重要标准,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特点,从学科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思想维度四个方面分析探索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落实"八个相统一"的途径。学科维度应建设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学科体系,在使用教材、选择运用史料过程中贯彻落实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在课堂讲授中注意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在课堂讨论中落实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从时间维度发挥"纲要"课塑造学生正确的历史认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功能;从空间维度看,无论是虚拟网络还是课堂空间,都要贯彻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在多维空间中注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思想维度上,处理好课内外的关系,贯彻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这四个维度逐层深入、环环相扣,形成了有效教育的全过程,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得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课程,成为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想、有所获的思政课。 

【文章来源】:民族教育研究. 2020年05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学科维度:学科建设和教材使用是基础
    (一)学科建设贯彻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1.学科建设突出学理性
        2.学科建设强调政治性
    (二)科学使用教材,贯彻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二、时间维度:塑造正确的历史认知是关键
    (一)课堂讲授贯彻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1.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启发学生的理想信念
        2.灌输历史主线思维,启发学生历史使命意识
    (二)课堂讨论落实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三、空间维度:培养多维空间实践能力是升华
    (一)网络空间贯彻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1.加强针对性,直面历史虚无主义
        2.培育正确的互联网认知,贯彻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二)实践教学贯彻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四、思想维度:健全知识体系构建价值观是灵魂
    (一)在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融通中贯彻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1.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会贯通
        2.“纲要”课同其他课程人才培养目标要一致
    (二)厚植家国情怀,贯彻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 习近平.  奋斗. 2020(17)
[2]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属性的思考[J]. 宋俭.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08)



本文编号:2930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930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6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