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1 23:5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要求,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关系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培养。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必然要求。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发展迅速,社团类型丰富、活动多样,成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现阶段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高等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社团作用的认识不足;党团组织对社团的指导不够;社团的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社团组织结构松散,凝聚力不强;社团活动质量不高,良莠不齐等。高校大学生社团建设与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在党的领导下进一步完善。为了解决大学生社团建设中的问题,促进大学生社团健康发展,本文以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是什么”“为什么”“...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研究


图2-1双管理型社团架构图

架构图,社团,架构,学生社团


图 2-1 双管理型社团架构图单一管理型社团。在单一管理模式下,学生社团不区分校级和院级,而是简单的归为一类,统一由学校的学生社团联合会或校学生会管理(如图 2-2 所示)。这种管理模式适合于人数较少的普通高校或者大中专学院,与双管理型相比,这种管理模式采用较少。单一型管理模式层次结构相对简单,这样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各项指导政策和措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落实。不足之处在于,一方面,由于这种模式坚持集中统一管理,这样就增加了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尤其是校团委及社团管理部门的负担,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往往在管理上出现漏洞,在管理效果上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基于社团管理部门力度相对不足的情况,在实践中,学生社团的规模数量和发展质量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本文编号:2930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930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f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