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基于自带设备理念的高校课堂互动教学平台的设计与研发

发布时间:2021-08-18 22:27
  自带设备(Bring Your Own Device,BYOD)是“互联”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工作、学习方式。在现在的高校课堂中,虽然师生在慢慢探索并逐渐接受移动设备的学习功能,但仍存在着干扰因素多、互动性不强、学习效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促进高校师生课堂互动、提高师生学习效率为目的,采用问卷调查法、软件工程法等方法,对现在高校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开发一款主要针对高校课堂互动教学的平台。本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及对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进行综述,分析前人已做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所需要继续的。其次,对目前高校师生移动设备的拥有状况,高校师生对智能设备进入课堂的态度,及自带设备进入课堂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研究。再次,根据需求分析,提出基于自带设备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遵循的原则,根据以学生为中心、互动性及因材施教这三个原则构建出基于自带设备的高校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图。最后,以基于BYOD的高校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为理论内涵,设计开发基于自带设备的高校课堂互动教学平台,该平台涵盖互动、直播、在线测试、提问、数据分析等功能...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自带设备理念的高校课堂互动教学平台的设计与研发


APIClouldAPP开发框架图

基于自带设备理念的高校课堂互动教学平台的设计与研发


HTML5结构如图

身份,用户需求分析,高校教师


可能和预期恰恰相反。以笔者为例,如果新开发的系统不能满足用户的某一面的需求,所实现的功能可有可无,那就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性。本研究为避免纸上谈兵,进行研究时,事先设计了关于高校课堂互动平台的问卷调查,云南某高校进行实施。调查分析学生的对高校课堂互动教学平台的态度和期、判断本平台存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等。因此,本章主要从用户需求分析,统功能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几个方面进行研究。3.1 用户需求分析该平台在开发之前对云南某高校的部分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共及 149 人,有效填写问卷 135 份,问卷共 10 道题,从学习者对移动设备的拥现状、在课堂中的使用情况及对高校课堂互动教学平台的看法进行了简单的研。结果分析如下。首先调查对象是在校大学生、高校教师和其他人群,其中 90.37%的调查对是大学生,8.15%的调查对象是高校教师。结果如图 3.1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自带设备的高校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 张爽.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24)
[2]“A+课堂派+BYOD”支持下的高校翻转课堂——以软件类课程教学为例[J]. 孙刚成,杨眉.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4)
[3]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高等教育版)解读与启示[J]. 金慧,刘迪,高玲慧,宋蕾.  远程教育杂志. 2016(02)
[4]中小学教学中BYOD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成诗敏,曹旺.  现代教育技术. 2016(03)
[5]校园BYOD的契机与挑战——中美两国中小学校自带设备应用现状比较[J]. 霍伊特·汉普希尔,阮高峰.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02)
[6]混合学习理念下“自带设备”(BYOD)教学应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 赵慧臣,杜振良.  中国电化教育. 2015(12)
[7]最终改变课堂的或许是手机——关于学生自带设备进课堂的讨论[J]. 黎加厚,王竹立.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20)
[8]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理论课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 杨霞.  教育探索. 2015(05)
[9]XML和JSON数据格式在Ajax中的对比分析[J]. 马相芬.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5(10)
[10]基于Node.js及Mongodb的在线学习测试系统设计[J]. 沈昕.  无线互联科技. 2015(04)

硕士论文
[1]“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 陈婷.江苏师范大学 2017
[2]基于BYOD的高校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D]. 邓巧妹.重庆师范大学 2017
[3]BYOD场景下移动应用安全管控的研究与实现[D]. 郭冠宇.浙江大学 2017
[4]电子书包在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刘阿玲.山东师范大学 2016
[5]基于BYOD(自带设备)理念的移动考试系统研究[D]. 窦洁.云南大学 2016
[6]基于ApiCloud的科技馆手机观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亚.华中师范大学 2016
[7]智能推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张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5
[8]基于Node.js的学习交流平台的设计研究[D]. 张镭翕.云南大学 2015
[9]自带设备(BYOD)安全机制研究[D]. 徐军.厦门大学 2014
[10]BYOD趋势下企业移动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D]. 刘腾蛟.北京邮电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50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350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9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