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 ——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08 22:58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立身之本,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微信能满足通信交流、情感表达、娱乐游戏以及展示自我的多种需求而广受大学生欢迎。微信公众号营造的拟态环境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力不容小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亮剑”发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本文根据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连接教育主体间的中介地位,将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定位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利用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属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在此认识下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应用现状。本文通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特点与功能阐述其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微而精致,权威规范,交流便利,辐射广泛的特点使之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导向功能、互动保证功能和服务育人功能。接着具体分析华东师范大学五个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具体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想...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涵化模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过程探析[J]. 马平均,严君,张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10)
[2]运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缘由、限度及对策[J]. 李海波,旷晓霞. 学术论坛. 2017(01)
[3]2016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J]. 沈壮海,肖洋.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1)
[4]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培育与作用发挥机制研究[J]. 李丽鹏,王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24)
[5]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 王贺.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11)
[6]高校官方微博运营与维护实证研究——以北京4所高校官方微博为例[J]. 毕琳.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6(06)
[7]互联网思维模式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陈华栋.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08)
[8]“圈层化”困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 陈志勇. 思想教育研究. 2016(05)
[9]新媒体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研究——基于青少年使用新浪微博的数据统计[J]. 向仲敏,朱炜,朱莹燕.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10]泛娱乐化时代网络直播平台热潮下的冷思考[J]. 黄艺. 新闻研究导刊. 2016(02)
博士论文
[1]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价值观的影响[D]. 汪頔.复旦大学 2013
[2]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研究[D]. 胡恒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2
[3]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考察[D]. 周葆华.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微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D]. 张爱萍.兰州大学 2017
[2]微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 高莹.中共中央党校 2016
[3]微信朋友圈的人际互动模式研究[D]. 唐金杰.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4]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李烽.华中师范大学 2015
[5]以微信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全永丽.吉林大学 2015
[6]微信使用者使用行为及意图探讨[D]. 王潇雨.兰州大学 2013
[7]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张雪琴.陕西师范大学 2013
[8]微博文化的冲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D]. 国青松.华东师范大学 2011
[9]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与创新[D]. 孙祥军.山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25134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涵化模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过程探析[J]. 马平均,严君,张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10)
[2]运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缘由、限度及对策[J]. 李海波,旷晓霞. 学术论坛. 2017(01)
[3]2016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J]. 沈壮海,肖洋.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1)
[4]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培育与作用发挥机制研究[J]. 李丽鹏,王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24)
[5]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 王贺.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11)
[6]高校官方微博运营与维护实证研究——以北京4所高校官方微博为例[J]. 毕琳.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6(06)
[7]互联网思维模式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陈华栋.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08)
[8]“圈层化”困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 陈志勇. 思想教育研究. 2016(05)
[9]新媒体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研究——基于青少年使用新浪微博的数据统计[J]. 向仲敏,朱炜,朱莹燕.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10]泛娱乐化时代网络直播平台热潮下的冷思考[J]. 黄艺. 新闻研究导刊. 2016(02)
博士论文
[1]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价值观的影响[D]. 汪頔.复旦大学 2013
[2]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研究[D]. 胡恒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2
[3]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考察[D]. 周葆华.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微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D]. 张爱萍.兰州大学 2017
[2]微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 高莹.中共中央党校 2016
[3]微信朋友圈的人际互动模式研究[D]. 唐金杰.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4]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李烽.华中师范大学 2015
[5]以微信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全永丽.吉林大学 2015
[6]微信使用者使用行为及意图探讨[D]. 王潇雨.兰州大学 2013
[7]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张雪琴.陕西师范大学 2013
[8]微博文化的冲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D]. 国青松.华东师范大学 2011
[9]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与创新[D]. 孙祥军.山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25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425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