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大学生诚信意向与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3 11:10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意向与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着社会全面发展,诚信已不再只是提高个人修养的道德要求,同时也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有序运行的有效制度支撑。大学生群体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大学生个体身心发展不成熟,失信问题频现。大学生对于诚信的主观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存在偏差,同时社会的诚信道德和制度环境之于人的影响,最终也会通过这些渠道影响大学生诚信意向和行为的形成。目前大学生诚信教育重视度较低,实效性较差,从“心”着手,找到大学生诚信行为发生的社会心理路径,然后用实证的方法验证影响因素是否存在及影响程度,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是本研究的根本目的。本研究的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介绍了开展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并通过文献研究,整合出大学生诚信意向与行为的内涵、现状和影响因素。第二部分通过对诚信由知到行的心理历程进行研究,结合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本研究的模型,并提出相应假设。接下来第三部分结合影响因素分析和现有量表,进行问卷设计,预测检验和修改,最终确定问卷,对996名在校生实施正式调查。第四部分的数据分析,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信效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判别分析和方差分析方法,对假设进行一一验证。最后一部分,整合研究结果,结合相关研究进行讨论,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本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第一,大学生的诚信意向与诚信行为具有相关性,可从意向着手进行大学生诚信行为的培养。第二,总体上,大学生诚信态度、诚信道德规范、诚信主观规范、诚信知觉行为控制与诚信意向呈显著正向相关关系,大学生诚信制度规范与诚信意向之间弱相关。第三,大学生的诚信态度、诚信道德规范、诚信主观规范、诚信知觉行为控制对大学生诚信意向的形成具正向影响作用,可据此预测其诚信意向强度。大学生诚信知觉行为控制可直接预测诚信行为的发生。第四,大学生过往诚信与否的经历与其诚信意向具有相关性,而大部分的失信行为并未受到处罚。第五,大学生性别、年级、专业、政治面貌、家庭住址和家庭经济情况对其诚信态度、道德规范、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不具有普遍影响力。
【关键词】:诚信意向 态度 规范 知觉行为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2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2 研究思路12-13
  • 1.3 研究方法13
  • 1.4 文献综述13-24
  • 1.4.1 计划行为理论概述13-15
  • 1.4.2 大学生诚信意向与行为内涵研究15-17
  • 1.4.3 大学生诚信意向与行为现状研究17-18
  • 1.4.4 大学生诚信意向与行为影响因素研究18-24
  • 第2章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24-32
  • 2.1 诚信行为发生的心理基础24-26
  • 2.2 社会他人对于个体诚信心理的影响26-27
  • 2.3 大学生诚信意向与行为研究模型的构建27-29
  • 2.4 研究假设29-32
  • 第3章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32-37
  • 3.1 问卷设计过程32-33
  • 3.2 调查问卷说明33-34
  • 3.3 问卷统计分析方法34-35
  • 3.4 正式调查及样本概况35-37
  • 第4章 数据分析37-69
  • 4.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37-39
  • 4.2 正式问卷的信度分析39-42
  • 4.2.1 大学生诚信作业意向与行为调查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39-40
  • 4.2.2 大学生诚信师生交往意向与行为调查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40
  • 4.2.3 大学生诚信奖(助)学金申请意向与行为调查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40-41
  • 4.2.4 大学生诚信求职意向与行为调查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41-42
  • 4.3 正式问卷的效度分析42-45
  • 4.3.1 大学生诚信态度量表的效度分析42
  • 4.3.2 大学生诚信道德规范量表的效度分析42-43
  • 4.3.3 大学生诚信主观规范量表的效度分析43
  • 4.3.4 大学生诚信制度规范量表的效度分析43-44
  • 4.3.5 大学生诚信知觉行为控制量表的效度分析44
  • 4.3.6 大学生诚信意向量表的效度分析44-45
  • 4.4 大学生诚信问卷变量间相关分析45-48
  • 4.4.1 大学生诚信态度与意向的相关分析45-46
  • 4.4.2 大学生诚信道德规范与意向的相关分析46
  • 4.4.3 大学生诚信主观规范与意向的相关分析46-47
  • 4.4.4 大学生诚信制度规范与意向的相关分析47
  • 4.4.5 大学生诚信知觉行为控制与意向的相关分析47-48
  • 4.5 大学生诚信问卷变量间的回归分析48-52
  • 4.5.1 大学生诚信态度与意向的回归分析48-49
  • 4.5.2 大学生诚信道德规范与意向的回归分析49-50
  • 4.5.3 大学生诚信主观规范与意向的回归分析50-51
  • 4.5.4 大学生诚信知觉行为控制与意向的回归分析51-52
  • 4.6 大学生诚信行为相关变量之间的判别分析52-53
  • 4.6.1 诚信意向与行为的判别分析52
  • 4.6.2 诚信知觉行为控制与行为的判别分析52-53
  • 4.7 人口统计变量对各研究变量的差异性分析53-67
  • 4.7.1 性别对各变量的差异分析53-55
  • 4.7.2 年级对各变量的差异分析55-57
  • 4.7.3 专业对各变量的差异分析57-61
  • 4.7.4 政治面貌对各变量的差异分析61-63
  • 4.7.5 家庭住址对各变量的差异分析63-65
  • 4.7.6 家庭经济情况对各变量的差异分析65-67
  • 4.8 大学生诚信行为量表的频率统计分析67-69
  • 第5章 结果、讨论与建议69-80
  • 5.1 研究结果69-72
  • 5.2 讨论72-75
  • 5.2.1 大学生诚信变量与诚信意向间的关系72-74
  • 5.2.2 大学生诚信制度规范与诚信意向间的关系74-75
  • 5.2.3 大学生诚信意向与诚信行为间的关系75
  • 5.2.4 大学生诚信知觉行为控制与诚信行为间的关系75
  • 5.3 建议75-80
  • 5.3.1 重视提高大学生诚信认知与判断力75-76
  • 5.3.2 重视完善诚信制度规范76-78
  • 5.3.3 重视培养诚信意志力和行为控制力78
  • 5.3.4 重视施教者的榜样力量78-80
  • 致谢80-81
  • 参考文献81-85
  • 附录85-10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10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中旺;引导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李仲广;市场经济呼唤高校诚信教育[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丰根凤;浅谈大学生的诚信教育[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3年06期

4 赵泰山,李燕;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思考[J];兰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谷志科;诚信——企业的生命[J];邢台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苏白茹;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7 张陈文,吴金环,邢改兰;大学生诚信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04年02期

8 庄岩,刘召芳,孟庆磊;大学生就业呼唤诚信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03期

9 周宗超;市场经济与大学生诚信教育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林文军;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福利;;县域诚信档案工作之我见[A];齐鲁档案论坛——山东省档案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会刊[C];2009年

2 何智慧;;论大学生诚信及诚信档案[A];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档案学理论与实践[C];2007年

3 陈国敏;;远程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对策研究[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小杰;;浅谈诚信档案[A];陕西省档案学会第八次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选辑[C];2004年

5 胡章记;;以诚信教育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A];科技创辉煌——中国创新成果与学术精典[C];2011年

6 杜乐清;;浅谈诚信体系建设与事故预防[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冬岩;;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8 马国垒;;诚信在高校教育中的缺失及对策[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邓琳;;试论新时期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张国;;新时期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鸡泽县地税局;诚信档案[N];河北经济日报;2002年

2 范巧丽 丁培良;建立高校诚信档案 构建和谐教育体系[N];中国档案报;2007年

3 陈佼琳;青岛市人才市场助行业建立诚信档案[N];中国人事报;2007年

4 孟桢尧;谁为电信部门建立诚信档案[N];中国质量报;2007年

5 张志华;不妨给员工建份诚信档案[N];工人日报;2006年

6 苏龙江;“诚信联盟”更应自身诚信[N];江苏经济报;2006年

7 胡小建 刘金宝;赣榆县支行建立健全企业诚信档案[N];粮油市场报;2006年

8 沈文敏;上海 为“的哥”建诚信档案[N];人民日报;2007年

9 朱小兵;临海——建立人才诚信档案[N];台州日报;2007年

10 通讯员 林亮邋温华特;我市将建立集体土地房屋拆迁服务诚信档案[N];杭州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伟;诚信知行的形成机制与教育干预[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玮;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工作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张鑫;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王雨露;儒家诚信思想与大学生诚信教育[D];信阳师范学院;2013年

4 袁建周;初中生诚信教育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刘晶百;我国会计诚信体系构建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6 姜明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资源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7 石璐;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及诚信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8 邵慧伶;沈阳高职院校学生诚信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9 陈冰心;大学生诚信品德培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10 苏洁;基于“契约”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意向与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2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42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2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