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后,伴随我国对大量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文化冲突和碰撞也不断增多,作为西方文化思潮之一的后现代主义也逐渐渗透到我国,并借助多种新兴媒体进入人们的视野。后现代主义通过影视作品、流行音乐和微博等载体,运用夸张、讥讽、滑稽、戏弄等方式对传统及现代社会进行反思和批判,通过重构、拼贴文字等手段揭露一些社会现象。与此同时,后现代主义通过反对中心、消解权威等理念解构传统文化,并逐渐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后现代主义不仅影响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也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章从后现代主义的概述出发,以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来源、兴起背景和产生发展过程研究为基础,阐述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对后现代主义的内涵进行了大概地界定,分析了其合理性与局限性,重点研究了后现代主义影响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三种主要方式——影视作品、流行音乐和微博。由于后现代影视作品具有即时性、普及性、直观性、娱乐性和导向性等显著特点,通过解构经典和颠覆传统等手法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微博文化带有浓厚的后现代色彩,其消解权威、反对中心、叙事碎片化等特征与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核心理念十分吻合。微博文化的历史感逐渐淡化,主体性意义逐步消失,权威话语被不断消解。网络流行音乐的个性化、通俗化、草根化、网络化和商业化等特征,以其极强的后现代意味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表现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二个方面。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激发思想的超越性和解放性,开阔文化视野,有助于对个性和情感的培养等方面;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价值困惑、价值观分化及道德失范等方面。由于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的人生态度,实用主义、利己主义及享乐主义在大学生中时有呈现。后现代主义理念及其传播方式的吸引性、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的不稳定性是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价值观造成影响的主要原因。应对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对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论述:一是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二是完善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体系;三是提高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力,减小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四是优化社会环境,提升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合力。从宏观的意识形态层面和微观的行为习惯方面合力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大学生 价值观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4
- 一、选题缘由9-10
- 二、研究现状10-12
- (一)国外研究现状10
- (二)国内研究现状10-12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12-13
- (一)研究目的12
- (二)研究意义12-13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3-14
- (一)研究思路13
- (二)研究方法13-14
- 第一章 后现代主义概述14-22
-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发展14-18
- 一、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14-15
- 二、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15-16
- 三、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界定16-18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18-19
-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的合理性与局限性19-22
- 一、后现代主义的合理性19-20
- 二、后现代主义的局限性20-22
- 第二章 后现代主义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方式22-32
-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影视作品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22-27
- 一、影视作品的特点23-24
- 二、后现代影视作品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24-27
- 第二节 微博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27-29
- 一、历史感逐渐淡化27-28
- 二、主体性意义逐步消失28
- 三、权威话语被不断消解28-29
- 第三节 后现代音乐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29-32
- 一、个性化30
- 二、通俗化30
- 三、草根化30-31
- 四、网络化31
- 五、商业化31-32
- 第三章 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影响及原因分析32-40
-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影响32-35
- 一、正面影响32-33
- 二、负面影响33-35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原因分析35-40
- 一、后现代主义的理念及其传播方式易吸引大学生35-36
- 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促使后现代主义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36-37
- 三、大学生价值判断力尚未稳定形成易受影响37-40
- 第四章 应对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对策40-52
- 第一节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40-42
- 一、坚持正确指导,摒弃消极影响40-41
- 二、更新理念,引领方向41-42
- 第二节 完善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体系42-44
- 一、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理念应与时俱进42-43
- 二、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应贴近生活43
- 三、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应灵活多样43-44
- 第三节 提高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力,减小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44-47
- 一、引导大学生科学对待西方文化44-45
- 二、引导大学生走出多元价值选择困境45-46
- 三、引导大学生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46-47
- 第四节 优化社会环境,提升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合力47-52
- 一、优化传媒环境,提倡价值引领47-49
- 二、优化校园环境,注重文化熏陶49-50
- 三、优化家庭环境,,重视价值养成50
- 四、优化社区环境,倡导价值引领50-52
- 结语52-53
- 致谢53-54
- 参考文献54-56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义丹;穗港大学生价值观的比较分析及教育对策[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张炳武,刘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3 韦莹,王涛;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4 陈景云;制约大学生价值观诸因素分析[J];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5 王观龙;关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群众;2000年05期
6 朱曲平,汪松明;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及几点思考[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7 刘志明;论大学生价值观念的现代化[J];思想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8 温瑞章,任茂桂;对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的探讨[J];探索与求是;2001年11期
9 王凤云;网络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特点[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综合版);2001年05期
10 林艳;孟鑫;;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教育对策[J];鸡西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佩珍;;嬗变与应变: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若干思考[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2 邸军莲;雷育莲;;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应处理好的几对矛盾[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陶塑;许燕;;北京大学生价值观演变及相关因素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耿巍娜;张磊;;社会实践视域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3卷第2辑[C];2014年
5 张海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心理探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6 刘秀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建设的思考[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7 张盛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水利大学生价值观教育[A];全国水利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及水文化研究2012年度优秀论文集[C];2013年
8 许燕;王芳;;社会变迁与大学生价值观的演变[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9 胡近;;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特点与教育探讨[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10 陶塑;许燕;刘嘉;;北京大学生价值观演变及相关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陈敏;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3年
2 徐东升;求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新思路[N];中华读书报;2013年
3 石国亮;将多样多元价值观统一在社会主导意义上[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山东师范大学 王鹏;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因素[N];中国教育报;2012年
5 沈旭 张帆;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调查与分析[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抒点晴;该怎样面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转变[N];中国改革报;2006年
7 孙彩平邋曹凤 赵彤;网络游戏影响大学生价值观[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8 江苏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周春燕;努力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N];光明日报;2007年
9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贺荟中;价值澄清:从自主选择到自我维护[N];解放日报;2012年
10 郝俊英;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初探[N];河北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雪莲;微媒体视角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3 杨金保;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4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玉琴;对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思考[D];内蒙古大学;2008年
2 阚妮妮;“90后”大学生价值观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任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丹;网络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1年
5 张国艳;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永亮;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叶明昌;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与重构[D];苏州大学;2006年
8 喻永红;当代不同类型大学生价值观系统比较及教育的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綦玉帅;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D];苏州大学;2002年
10 肖云刚;当前城乡大学生价值观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4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44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