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大学生爱国情感培育探究
发布时间:2017-05-06 14:19
本文关键词:当下大学生爱国情感培育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而爱国情感培育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爱国情感培育显得尤其重要。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应该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正确的爱国意识与理性的爱国行为。爱国情感是激发大学生爱国行为的直接动因,没有积极的爱国情感就不易产生强烈的爱国意识,更不会产生具体的爱国行为。论文在梳理和评析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爱国情感与大学生爱国情感培育的内涵,指出大学生作为一个相对独特的青年群体,其爱国情感具有民族性与世界性并存、历史性与时代性并存、理论性与实践性并存等特点。然后根据大学生爱国情感的意蕴与时代要求,从对象、形式和层次三个维度,构建了大学生爱国情感的三维结构:在对象维度上,做到爱国土、爱国民、爱文化、爱社会主义、爱共产党与爱世界的有机结合,在形式维度上,表现出鲜明的国家归属感、国家尊严感、国家荣誉感和国家责任感,在层次维度上,应该由感性体验发展至理性自觉。根据大学生爱国情感的三维结构,笔者选取上海七所高校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爱国情感呈现出喜忧并存、喜大于忧的态势。总体上看,大学生爱国情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不仅非常认同爱国情感培育的重要性,而且比较了解爱国情感培育的内容,爱国情感取向比较积极,爱国情感与行为比较理性。但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也存在偏差与问题:在对象维度上,主要表现为不尽了解国土分布状况、没有充分认识到热爱祖国与热爱共产党的一致性、没有充分认识到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不能妥善处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辩证关系;在形式维度上,主要表现为国家归属感、国家尊严感、国家荣誉感和国家责任感均不够强烈;在层次维度上,主要表现为爱国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够理性,缺乏自觉,这些问题应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高度重视。经过深入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自身心理的局限、高校爱国情感培育的缺失以及转型时期社会负面心理的冲击和新媒体的消极影响,共同引发了大学生爱国情感的偏差问题。基于大学生爱国情感偏差问题的归因,我们认为要及时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国防意识、新时代爱国榜样、全球意识与民族意识辩证关系的内容,要不断丰富大学生爱国情感培育的内容,改进大学生爱国情感培育的方式,同时增补辅导员爱国情感培育绩效考核指标,优化大学生爱国情感培育的环境,将能有效化解大学生爱国情感的偏差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爱国情感 培育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引言13-23
- (一) 研究缘起与意义13-14
- 1. 研究缘起13-14
- 2. 研究意义14
- (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14-21
- 1. 国内研究14-18
- 2. 国外研究18-21
- 3. 研究文献述评21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21-22
- 1. 研究思路21-22
- 2. 研究方法22
-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22-23
- 1. 创新之处22
- 2. 不足之处22-23
- 一、大学生爱国情感的构成与特性23-35
- (一) 概念界定23-28
- 1. 情感23-24
- 2. 爱国情感24-26
- 3. 大学生爱国情感培育26-27
- 4.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27-28
- (二) 大学生爱国情感的三维结构28-33
- 1. 大学生爱国情感的对象维度28-31
- 2. 大学生爱国情感的形式维度31-32
- 3. 大学生爱国情感的层次维度32-33
- (三) 当下大学生爱国情感的特性33-35
- 1. 民族性与世界性并存33-34
- 2. 历史性与时代性并存34
- 3. 理论性与实践性并存34-35
- 二、当下大学生爱国情感的调查与分析35-52
- (一) 调查说明35-37
- (二) 大学生爱国情感的主流积极向上37-41
- 1. 非常认同爱国情感培育的重要性38
- 2. 比较了解爱国情感培育的内容38-39
- 3. 爱国情感取向比较积极39-40
- 4. 爱国情感与行为比较理性40-41
- (三) 大学生爱国情感存在的问题41-52
- 1. 不尽了解国土分布状况42-43
- 2. 没有充分认识到热爱祖国与热爱共产党的一致性43
- 3. 没有充分认识到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43
- 4. 不能妥善处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辩证关系43-44
- 5. 国家归属感不够强烈44-45
- 6. 国家尊严感不够强烈45-47
- 7. 国家荣誉感不够强烈47-48
- 8. 国家责任感不够强烈48-49
- 9. 爱国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够理性49-52
- 三、大学生爱国情感问题的归因52-61
- (一) 大学生自身心理的局限52-54
- 1. 大学生认知心理有待完善52
- 2. 大学生情感心理比较冲动52-53
- 3. 大学生思维心理尚未成熟53-54
- (二) 高校爱国情感培育的缺失54-56
- 1. 学校层面不够重视爱国情感培育工作54
- 2. 辅导员队伍忽略爱国情感培育活动54-55
- 3. 爱国情感培育的内容相对陈旧55
- 4. 爱国情感培育的方式针对性不强55-56
- (三) 转型期社会负面心理的冲击56-59
- 1.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引发的焦虑情绪56
- 2. 社会利益格局失衡引发的不满情绪56-57
- 3. 无能感引发的怨恨情绪57
- 4. 社会信任缺失引发的逆反情绪57-58
- 5. 西方文化的冲击58-59
- (四) 新媒体的消极影响59-61
- 1. 新媒体无国界特性的影响59
- 2. 新媒体自主化特性的影响59-60
- 3. 新媒体“污名化”报道的影响60
- 4. 新媒体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60-61
- 四、加强大学生爱国情感培育的思路61-77
- (一) 丰富大学生爱国情感培育的内容62-66
- 1. 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62-63
- 2. 加入新时代国防意识的内容63-64
- 3. 加入新时代爱国典型的内容64-65
- 4. 加入全球意识与民族意识辩证关系的内容65-66
- (二) 改进大学生爱国情感培育的方式66-69
- 1. 改进爱国情感培育的课堂教学方法66
- 2. 改进爱国情感培育的实践活动66-68
- 3. 强化新媒体的舆论教育68-69
- (三) 增补辅导员爱国情感培育绩效考核指标69-73
- 1. 辅导员爱国情感培育绩效考核指标的原则69-71
- 2. 辅导员爱国情感培育绩效考核指标的内容71-72
- 3. 辅导员爱国情感培育绩效考核指标的实施72-73
- (四) 优化大学生爱国情感培育的环境73-77
- 1. 优化爱国情感培育的校园环境73-74
- 2. 优化爱国情感培育的网络环境74-75
- 3. 优化爱国情感培育的社会环境75-77
- 结语77-79
- 参考文献79-86
- 附录86-89
- 致谢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金花;;谈语文教学中爱国情感的培养[J];学苑教育;2014年17期
2 郑志发;王佳婧;;试论爱国主义与民族凝聚力[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陈满琪;;奥运价值观对爱国情感和奥运关注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变量[J];体育与科学;2012年03期
4 崔茂伟;;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J];新课程学习(中);2012年12期
5 徐佩印;升华爱国情感 增强成才动力[J];江西电力职工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6 丁德良;积极发挥审美在增强未成年人爱国情感中的作用[J];党史文苑;2005年06期
7 张小敏;;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J];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08期
8 任文利;;翻译改写中的民族情感介入[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沈红,朱曦;论爱国情感的道德人格特征及其培养[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10 董凤琴;;谈幼儿爱国情感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3年1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健敏;当下大学生爱国情感培育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当下大学生爱国情感培育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8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48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