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于大学生社会化的校园周边环境改造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7 10:08
大学校园的“孤岛现象”曾经被证明是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的,结果导致了很多大学生从校园步入社会之后出现明显的不适应。于是,大学校园对社会的敞开已成共识,大学校园周边环境对于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也因而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正如教育学的理论指出的,环境与教育的不同在于教育具有明确的导向性,而环境是随机的、无目的性的,因而校园周边环境对于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为了澄清校园周边环境对于大学生社会的现实影响究竟如何,本研究从如下几个部分进行了相关的探讨。文章的第一部分是从理论层面分析校园周边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可能影响。研究总结了校园周边环境的现状,分析成因,通过社会化理论说明当前校园周边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化具有两面性的影响;通过利益相关者理论论证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发生。研究表明,当利益主体与大学生社会化发展需要一致时,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良性作用,反之,则阻碍大学生社会化的发展。文章的第二部分是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校园周边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现实影响。以南昌大学前湖校区为调查对象的实证研究发现目前的校园周边环境有利有弊,校园周边环境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生活和职业社会化的发...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人学生校园周边环境的活动频率
图1人学生校园周边环境的活动频率图2人学生校园周边环境就餐的原因分析在校园周边环境中,旅馆是生活服务业店铺的典型。54.2%的调查对象认为校外住宿的主要原因是可以静心学习,其次依次是与寝室成员不合、寝室生活条件不好、与异性独处等。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大学内的寝室集体生活适应存在一定的问题。图3校园周边消费对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
关于生活社会化中大学生的高级需要主要指他们的心理需要和人际沟通的需要。74.7%的调查对象会通过在校园周边消费(聚餐、唱歌、上网、打台球等娱乐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见图3.3),其中16.2%经常参与此类活动。其中,鉴于当今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对上网有需要,仅6.9%的调查对象表示一般不上网,46.1%的调查对象自己拥有电脑,其余大学生通过校园周边环境的网吧或者图书馆上网,其中6.4%的调查对象因常常在校外上网甚至影响正常作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微探[J]. 杜嘉美. 教书育人. 2010(24)
[2]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 胡赤弟,田玉梅. 中国高教研究. 2010(06)
[3]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化问题[J]. 黄磊. 中国电力教育. 2010(07)
[4]国外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的解析及启示[J]. 陈海燕,金瑾如.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9(03)
[5]论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化的特点[J]. 白天宇.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5)
[6]从社会学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化问题[J]. 李小豹. 思想教育研究. 2009(07)
[7]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的研究[J]. 王为全,陆翠岩. 现代教育科学. 2009(03)
[8]中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之比较[J]. 康雁冰,朱忠祥.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3)
[9]大学生社会化的概念框架研究[J]. 成祖松.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22)
[10]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中的价值[J]. 成祖松,宋洪生.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博士论文
[1]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问题研究[D]. 李洁.华中科技大学 2010
[2]美国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研究及启示[D]. 官远发.同济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胡平.西南交通大学 2010
[2]独立学院学费标准制定的问题研究[D]. 白琴.四川师范大学 2010
[3]城市啃老族的社会学分析[D]. 赵文娜.河北大学 2010
[4]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研究[D]. 钟玲会.华东师范大学 2010
[5]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研究[D]. 杨娟娟.武汉理工大学 2008
[6]西安南郊大学校园与周边环境相互关系研究[D]. 李海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7]大学生社会化问题新探析[D]. 王春芳.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8]南昌市高校周边商业场所研究[D]. 龚剑峰.南昌大学 2006
[9]武汉高校周边商业空间研究[D]. 裴来虎.华中科技大学 2005
[10]大学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中的促进作用及对策研究[D]. 包云.大连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00692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人学生校园周边环境的活动频率
图1人学生校园周边环境的活动频率图2人学生校园周边环境就餐的原因分析在校园周边环境中,旅馆是生活服务业店铺的典型。54.2%的调查对象认为校外住宿的主要原因是可以静心学习,其次依次是与寝室成员不合、寝室生活条件不好、与异性独处等。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大学内的寝室集体生活适应存在一定的问题。图3校园周边消费对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
关于生活社会化中大学生的高级需要主要指他们的心理需要和人际沟通的需要。74.7%的调查对象会通过在校园周边消费(聚餐、唱歌、上网、打台球等娱乐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见图3.3),其中16.2%经常参与此类活动。其中,鉴于当今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对上网有需要,仅6.9%的调查对象表示一般不上网,46.1%的调查对象自己拥有电脑,其余大学生通过校园周边环境的网吧或者图书馆上网,其中6.4%的调查对象因常常在校外上网甚至影响正常作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微探[J]. 杜嘉美. 教书育人. 2010(24)
[2]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 胡赤弟,田玉梅. 中国高教研究. 2010(06)
[3]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化问题[J]. 黄磊. 中国电力教育. 2010(07)
[4]国外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的解析及启示[J]. 陈海燕,金瑾如.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9(03)
[5]论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化的特点[J]. 白天宇.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5)
[6]从社会学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化问题[J]. 李小豹. 思想教育研究. 2009(07)
[7]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的研究[J]. 王为全,陆翠岩. 现代教育科学. 2009(03)
[8]中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之比较[J]. 康雁冰,朱忠祥.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3)
[9]大学生社会化的概念框架研究[J]. 成祖松.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22)
[10]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中的价值[J]. 成祖松,宋洪生.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博士论文
[1]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问题研究[D]. 李洁.华中科技大学 2010
[2]美国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研究及启示[D]. 官远发.同济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胡平.西南交通大学 2010
[2]独立学院学费标准制定的问题研究[D]. 白琴.四川师范大学 2010
[3]城市啃老族的社会学分析[D]. 赵文娜.河北大学 2010
[4]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研究[D]. 钟玲会.华东师范大学 2010
[5]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研究[D]. 杨娟娟.武汉理工大学 2008
[6]西安南郊大学校园与周边环境相互关系研究[D]. 李海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7]大学生社会化问题新探析[D]. 王春芳.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8]南昌市高校周边商业场所研究[D]. 龚剑峰.南昌大学 2006
[9]武汉高校周边商业空间研究[D]. 裴来虎.华中科技大学 2005
[10]大学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中的促进作用及对策研究[D]. 包云.大连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00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500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