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8 04:06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全面展开。时代是思想之母,新的时代需要新思想新思路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理论基础。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法治精神培育关系着十八大以来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实。当前,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成果显著,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面对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理念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高校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各种社会思潮造成大学生思想混乱等问题,就必须从理论和实践意义上重视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发挥高校科研和教学优势,科学合理的设置法治教育课程,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发挥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法治精神的滋养作用,在国家、社会、高校三个层面,为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制度基础和践行法治精神培育的可能。 

【文章来源】: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概述
    2.1 法治精神
        2.1.1 法制与法治
        2.1.2 法治精神概念
        2.1.3 法治精神的内容
    2.2 培育大学生法治精神的意义
        2.2.1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
        2.2.2 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2.2.3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2.4 有利于开阔大学生的国际视野
    2.3 培育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必要性
        2.3.1 大学生法治精神培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
        2.3.2 大学生法治精神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2.3.3 大学生法治精神培养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内容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之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之问题
        3.1.1 对大学生法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3.1.2 法治教育课程安排不合理
        3.1.3 法治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不能与时俱进
        3.1.4 不良思潮对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的影响
    3.2 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之问题成因分析
        3.2.1 教育功利化忽视人文教育内容
        3.2.2 法治教育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
        3.2.3 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缺乏创新
第4章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途径
    4.1 加强对法治教育的重视
        4.1.1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4.1.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4.1.3 坚持学生主体地位
    4.2 完善法治课程体系建设
        4.2.1 合理安排法治教育课程
        4.2.2 正确处理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
        4.2.3 增强第二课堂的法治实践育人效果
    4.3 发挥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作用
        4.3.1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打造社会公平法治环境
        4.3.2 维护社会公序良俗改善社会道德环境
        4.3.3 加强法治建设宣传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4.4 强化道德教育对大学生法治精神的滋养作用
        4.4.1 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奠定法治精神培育的道德底蕴
        4.4.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水平和提升法治教育力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普及化高等教育理念及其实践要求[J]. 别敦荣,王严淞.  中国高教研究. 2016(04)
[2]“法制”与“法治”概念再分析[J]. 孙育玮.  求是学刊. 1998(04)

博士论文
[1]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 谭菊华.武汉大学 2014
[2]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D]. 陈洁.复旦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02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502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4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