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2 16:00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都发生着急剧变革。社会阶层分化、利益主体多元化、文化异质化使人们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当代大学生是我国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强烈与否,将直接关系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也与他们自己的幸福成长直接相关。当前加强责任教育已成为国际社会、国家领导层以及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所以研究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意义重大。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数据分析法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进行研究,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相关的概念,即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责任、责任感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概念加以界定。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社会背景,是当代社会以公民社会为基础、当代社会以和谐社会为目标;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和责任关系的理论;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意义,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保障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第三部分,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社会责任感理解层次不高,责任意识与行为表现的矛盾,实用性和功利性较明显,生命、行为、感恩责任感缺失严重等几个方面。并从教育、社会和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原因。教育方面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偏颇;社会方面是西方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网络信息技术的“垃圾污染”。大学生自身方面是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流于表象化,大学生对自身的社会角色定位不准确。 第四部分,通过对美英日等西方主要国家高校责任感培育的主要内容及采取的措施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理论成果,总结出中西方国家责任感培育差别的原因并借鉴其成功经验。 当然论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论文的最后一个部分结合时代背景,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建议性的对策:加强高校德育,广泛开展社会实践,优化育人环境,加强中国优良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希望能够更有益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从而有利于责任的承担,促进和谐社会的最终实现。诚然,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是一项牵动各方因素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现状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引言12-16
-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相关概念的界定16-20
- (一) 责任16-18
- (二) 责任感18-19
- (三)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19-20
-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概述20-26
- (一)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的社会背景20-21
- 1. 当代社会以公民社会为基础20-21
- 2. 当代社会以和谐社会为目标21
- (二)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的理论基础21-23
- 1. 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说21-22
- 2.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和责任关系的理论22-23
- (三)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意义23-26
- 1. 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23-24
- 2. 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24-25
- 3. 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是保障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25-26
-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分析26-36
- (一)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26-28
- (二)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28-32
- 1. 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层次不高28-29
- 2. 责任意识与行为表现的矛盾29
- 3. 实用性和功利性倾向较明显29-31
- 4. 生命、行为、感恩责任感缺失严重31-32
- (三)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32-36
- 1. 教育因素32-33
- 2. 社会因素33-35
- 3. 大学生自身因素35-36
- 四、美英日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经验及启示36-40
- (一) 美英日国家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主要内容36-37
- (二) 美英日国家实施责任教育采取的措施37-39
- 1. 丰富责任教育的德育理论37-38
- 2. 创造责任教育的具体方法38
- 3. 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38-39
- (三) 美英日国家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启示39-40
- 五、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行对策40-49
- (一) 加强高校德育,,是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根本保证40-42
- 1. 提高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素质40-41
- 2. 推进高校德育方法的改革41
- 3. 充实大学生时代责任感教育的内容41-42
- (二)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关键42-43
- 1.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42
- 2.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42-43
- (三) 优化育人环境,是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有力保障43-45
- 1. 优化家庭环境43-44
- 2. 优化学校环境44
- 3. 优化社会环境44-45
- (四) 加强中国优良传统文化教育是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45-46
- (五) 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是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46-49
- 1.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意义47-48
- 2.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48-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5
- 致谢55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娟娟;邓慧琼;;法律诊所本土化的完善途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25期
2 张啸宁;;奢侈品消费的伦理问题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3 张丽君;;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与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13年1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利锋;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史慧;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雪;当代中国大学生责任感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刘静;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肖英艳;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5 荣静;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独生子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6 李娓;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冲;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D];鲁东大学;2013年
8 万尚尚;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5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415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