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我国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0 16:09

  本文关键词:我国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研究型大学 成果转化效率 网络DEA 社会网络分析 影响因素


【摘要】:中国科技成果产出在国际上的位次较高,但成果转化率却严重偏低,这种背离现象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高校是国家创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知识创新的核心力量,在我国多数产业技术积累较弱的背景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状况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效率普遍偏低,对科技成果应用、推广、转化等方面有所忽视等问题。学术界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的问题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但现有研究较少从高校科技成果生产、转化全链条角度进行思考,在相关实证研究中,很多学者基于单一阶段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使用传统DEA方法进行分析,但传统DEA方法视转化过程为“黑盒子”,没有考虑由输入到输出的中间过程和环节,影响实证结果的可信度。另外,DEA结果往往产生无效率单元,没有办法进一步打开决策单元,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或者给予改进意见。论文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角度,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划分为研发创造阶段、科技成果价值产生阶段,并基于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使用网络DEA方法进行实证,刻画转化现状;本文还将使用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DEA方法分析高校在投入产出的优劣势、标杆单位、敏感性因素;最后基于理论研究找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非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从阶段均值来看,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效率偏低,研发创造阶段的效率整体较高,科技成果价值运用方面的效率较低;从趋势上来看,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研发创造效率不断下降,而科技成果价值产生和实现的效率不断提升。(2)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型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优劣势,并发现大多数高校在专利出售收入、技术转让收入、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经费方面的整体相对强度偏低。这和我国各大高校不重视科技成果价值的实现、研发活动与市场需求脱节、政府计划为主弱化了产学研合作程度、我国技术市场的活跃程度不够高、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不高、技术市场评价和推广能力不强、我国研究型大学科技资源在研究与试验发展各阶段的投入结构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等有关。(3)本文从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出发,分析外部因素对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产学研联系强度、企业技术吸纳能力、政府资金支持力度、大学制度和激励等隐性因素对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经济环境因素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并没有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产生显著性的影响;市场环境中,市场化程度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产生正向影响,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并没有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产生显著性影响。最后,本文基于此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 成果转化效率 网络DEA 社会网络分析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1章 绪论13-2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3-15
  • 1.1.1 研究背景13-15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5
  • 1.2 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界定15-17
  • 1.2.1 本文的基本概念15-16
  • 1.2.2 研究对象界定16-17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17-18
  • 1.4 研究方法18-19
  • 1.5 主要创新点19-21
  • 第2章 文献综述21-30
  • 2.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述评21-24
  • 2.1.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链条21-22
  • 2.1.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22-23
  • 2.1.3 文献综述评述23-24
  • 2.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证研究述评24-29
  • 2.2.1 实证研究文献综述24-27
  • 2.2.2 文献综述评述27-29
  • 2.3 本章小结29-30
  • 第3章 基于网络DEA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测度30-46
  • 3.1 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链条30-34
  • 3.1.1 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构建30-33
  • 3.1.2 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阶段划分33-34
  • 3.2 网络DEA模型构建34-38
  • 3.2.1 测度指标的选取34-37
  • 3.2.2 网络DEA模型37-38
  • 3.3 实证分析38-45
  • 3.3.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38-40
  • 3.3.2 实证结果---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计算与评价40-45
  • 3.4 本章小结45-46
  • 第4章 基于社会网络判别DEA分析46-64
  • 4.1 测度方法46-51
  • 4.2 外部性标杆学习51-57
  • 4.3 内部性标杆学习57-61
  • 4.4 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分布情况61-62
  • 4.5 本章小结62-64
  • 第5章 影响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分析64-73
  • 5.1 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因素分析64-68
  • 5.1.1 政府对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64-65
  • 5.1.2 企业对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65-66
  • 5.1.3 大学层面的制度和激励等隐性因素66-67
  • 5.1.4 环境因素对于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67-68
  • 5.2 计算过程68-71
  • 5.2.1 测定指标和测量方法68-70
  • 5.2.2 实证分析70-71
  • 5.3 结果讨论71-72
  • 5.4 本章小结72-73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73-76
  • 6.1 研究结论和启示73-75
  •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75-76
  • 参考文献76-81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1-82
  • 致谢82-83
  • Ⅳ-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我院化工所科技成果获大奖[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徐无恙;团结协作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J];中国机电工业;2000年10期

3 郑存库;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J];科技·人才·市场;2001年01期

4 庞青山;论大学科技成果的生产力转化[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2期

5 丁静;浅析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小寒;西北工业大学一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J];科技·人才·市场;2003年06期

7 张军,魏明,谭章军;试析投资者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风险及对策[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8 本刊编辑部;;河海大学8项科技成果获江苏省政府表彰[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9年03期

9 赵醒村;胡炜;李海燕;赵镇;;科技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的途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7期

10 查敏;钱旭潮;王龙;;基于转化主体与方式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估[J];企业经济;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文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面临的若干问题[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王嘉;曹代勇;;产业化科技成果评估指标与方法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交流会暨全国技术预见与科技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朱永兴;姜爱芹;;中国大陆茶业科技成果和专利计量分析[A];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2010年

4 ;《跨世纪骨伤杰出人才科技成果荟萃》编委会[A];跨世纪骨伤杰出人才科技成果荟萃[C];2004年

5 黄梅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A];福建农垦实践与探索[C];1998年

6 乔文峰;宋莹莹;;让科技成果插上腾飞的翅膀——浅谈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A];《依靠科技进步 推进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和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学术研讨成果选编[C];2008年

7 党明德;;高校应积极争取风险投资[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8 徐萌;;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及误区[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9 王艾军;刘岩;;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思维[A];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研讨会议论文[C];2003年

10 韩孔礼;;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分析及选择[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黄涛;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长江日报;2007年

2 记者 马国栋 通讯员 赵学钢;济南局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N];人民铁道;2007年

3 贾磊;政府层级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不同职能[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4 京季;2007年我省科技成果显著增加[N];青海日报;2008年

5 实习生 周洁 记者 郭伟;我省科技成果较上年增一成[N];河北日报;2009年

6 李旭;为科技成果保个险[N];科技日报;2000年

7 大理州科技局政策法规科副科长 覃晓玲;加强科技成果登记 促进成果转化应用[N];大理日报(汉);2011年

8 记者 张璐;千项科技成果与企业对接[N];天津日报;2011年

9 安可;安徽召开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10 张敏 记者 吴长锋;安徽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项行动[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辉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2 喻登科;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嘉;科技成果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4 韩俊德;天津市高校应用类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黄伟;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徐辉;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宏杰;云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涛;政府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康鹏;甘肃省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王翔;小微企业吸纳职务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定价模型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5 李娜;我国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多主体协同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王养军;文物保护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7 甄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8 赵祺;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现状与建议[D];南京大学;2015年

9 谭国勋;东莞市园艺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10 张雪薇;技术供需主体行为对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95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595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a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