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社会转型期我国高校师德建设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1 11:29

  本文关键词:社会转型期我国高校师德建设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转型期 职业道德 师德建设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转型的历史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社会生活显现出经济飞速增长和道德急剧滑坡的巨大落差,高校教师的师德也受到极大的影响和冲击。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直接关系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着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成败。因此,研究高等学校师德问题,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社会意义。师德是规范教师行为、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教育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具有调节促进功能、教育激励功能和社会辐射功能。高校教师职业的自由性、高要求和书宅化等特点,决定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自律性强、示范性高和影响力大。从职业内含而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主要表现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出现角色冲突与道德两难、职业倦怠与角色扮演、评价失力与师德异化等诸多行为困境。师德神圣化、妖魔化和模式化现象并存,造成高校教师一系列心理困境,加大了高校师德建设的难度。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坚持严谨治学、为人师表、依法执教,健全师德评价体系,完善师德监督机制。论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并分析中外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关于教师及其职业的理论和案例资料;运用因果分析法分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现实困境、心理困境及其成因;运用比较研究法对比中外教师职业伦理制度,力求为社会转型期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职业道德 师德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5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0-11
  • 1.1.1 选题的背景10
  • 1.1.2 选题的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2.1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11-1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12-13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3-15
  • 1.3.1 研究的内容13-14
  • 1.3.2 研究的方法14-15
  • 第2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及其特征15-23
  • 2.1 教师职业道德15-18
  • 2.1.1 职业道德的内涵15-16
  • 2.1.2 教师职业道德及其功能16-17
  • 2.1.3 教师职业道德的一般特征17-18
  • 2.2 高校教师职业的特点18-20
  • 2.2.1 高校教师职业的自由性18-19
  • 2.2.2 高校教师职业的高要求19
  • 2.2.3 高校教师职业的书宅化19-20
  • 2.3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20-22
  • 2.3.1 高校教师行为的自律性20-21
  • 2.3.2 高校教师形象的示范性21
  • 2.3.3 高校师德影响的广泛性21-22
  • 2.4 本章小结22-23
  • 第3章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23-33
  • 3.1 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道德素养23-26
  • 3.1.1 教书与育人的辩证统一23-24
  • 3.1.2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24-25
  • 3.1.3 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道德诉求25-26
  • 3.2 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道德素养26-30
  • 3.2.1 学术研究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26-27
  • 3.2.2 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道德诉求27-29
  • 3.2.3 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德性境界29-30
  • 3.3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道德素养30-32
  • 3.3.1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主要特征30-31
  • 3.3.2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意义31
  • 3.3.3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道德诉求31-32
  • 3.4 本章小结32-33
  • 第4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困境与成因33-43
  • 4.1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困境33-35
  • 4.1.1 角色冲突与道德两难33-34
  • 4.1.2 职业倦怠与角色扮演34
  • 4.1.3 评价失力与师德异化34-35
  • 4.2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心理困境35-37
  • 4.2.1 教师道德的神圣化35-36
  • 4.2.2 教师形象的妖魔化36
  • 4.2.3 教师人格的模式化36-37
  • 4.3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困境的成因37-42
  • 4.3.1 高等教育大众化37-39
  • 4.3.2 高等教育市场化39-40
  • 4.3.3 高等教育国际化40-42
  • 4.4 本章小结42-43
  • 第5章 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43-54
  • 5.1 树立严谨治学态度43-45
  • 5.1.1 教师职业道德始于治学43-44
  • 5.1.2 钻研业务探索规律44
  • 5.1.3 不断进取勇于创新44-45
  • 5.2 强化以身作则要求45-47
  • 5.2.1 以身作则是师德的基本表现45
  • 5.2.2 以身作则的前提是自律45-46
  • 5.2.3 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46-47
  • 5.3 倡导依法廉洁从教47-49
  • 5.3.1 依法廉洁从教的道德意义47
  • 5.3.2 依法执教的道德要求47-48
  • 5.3.3 廉洁从教的道德要求48-49
  • 5.4 健全师德评价体系49-51
  • 5.4.1 师德评价的功能49-50
  • 5.4.2 师德评价的原则50
  • 5.4.3 师德评价的方式50-51
  • 5.5 完善师德监督机制51-53
  • 5.5.1 完善师德监督机制的必要性51-52
  • 5.5.2 确立制度监督的正确目标52-53
  • 5.5.3 制度监督向主体自律的转化53
  • 5.6 本章小结53-54
  • 结论54-56
  • 参考文献56-5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59-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健翔;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之初探[J];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2 姜家雄;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云南高教研究;2001年03期

3 李冬;关于加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11期

4 刘健,刘振义;关于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5 赵康太;义与利:当前高校师德建设问题的症结——学习江泽民“七一”讲话[J];思想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6 王桂荣,张砚秋,张洪义;高校师德建设的紧迫性及其目标定位[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李建平,郭香莲;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2年04期

8 张振威;关于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乔忠学;对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建设的几点认识[J];煤炭高等教育;2002年03期

10 陈阳春;关于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姜艳萍;;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理论探讨[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许珊;;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内容、意义与实现途径[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3 姜艳萍;;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理论探讨[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4 ;充分发挥创先争优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独特作用[A];全国创先争优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刘教民;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N];河北日报;2014年

2 杨春茂;高校师德建设要强化制度保障[N];光明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倪迅;必须加强高校师德建设[N];光明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宗河;建立六大机制 划出七条“红线”[N];中国教育报;2014年

5 甘肃联合大学 郭萍;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N];甘肃日报;2007年

6 中南大学党委书记 高文兵;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抓手[N];中国教育报;2011年

7 河北理工大学 徐燕冰 石立平 邢荣舫;关于高校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N];唐山劳动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唐景莉;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迫在眉睫[N];中国教育报;2014年

9 余瑾(作者为广西大学党委书记);高校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仲琳;基于心理健康的陕西省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

2 张楠;社会转型期我国高校师德建设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3 严婷婷;中美高校师德建设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4 王芳芳;高校师德建设制度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5 田晶;关于黑龙江省高校师德建设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6 王养利;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师德建设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陈莉蓉;市场经济下高校师德建设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8 杨志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黄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李宽亮;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的高校师德建设[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04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604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2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