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几经沉浮,特别是近代自鸦片战争以来丧权辱国的屈辱史,使得人们开始怀疑积淀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否担任起强国富民、振兴民族的重任,民族文化自信心越来越丧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现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华民族正处在一个伟大复兴的前夜。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唯有充实中国传统文化,发掘和阐发其精神价值,返本开新,才能使往圣的绝学得以继续,得以发展,更契合时代精神,才能为万世开太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传承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修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全人格。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本文在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从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教育者、教育对象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着重对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及意义阐释。这一部分对传统文化、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这两个概念进行了阐释,并分析了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实现以文化人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分析。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向好的一面: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呈现可喜趋势、高校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呈现向好趋势、高校传统文化教育途径呈现多元化趋势。其次,分析了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设置仍不合理、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大学生传统文化学习主体意识不强、校园传统文化氛围不浓厚。最后,探讨了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高校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足、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之必要性认知不足、传统文化教育受多元文化冲击。第三部分是改进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分别是坚持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深化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壮大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力量、提高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 中国传统文化 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引言9-14
- (一) 选题意义9-10
- 1.理论意义9
- 2.现实意义9-10
- (二)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10-12
- 1.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10-12
- 2.国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12
- (三) 论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2-14
- 1.论文研究方法12-13
- 2.论文创新之处13-14
-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及意义阐释14-20
-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阐释14-16
- 1.传统文化的内涵14-15
- 2.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15-16
- (二)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阐释16-20
- 1.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实现以文化人16-19
- 2.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19-20
- 二、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分析20-33
-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向好的一面21-22
-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呈现可喜趋势21
- 2.高校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呈现向好趋势21-22
- 3.高校传统文化教育途径呈现多元化趋势22
- (二)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22-29
- 1.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设置仍不合理23-24
- 2.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24-26
- 3.大学生传统文化学习主体意识不强26-28
- 4.校园传统文化氛围不浓厚28-29
- (三)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29-33
- 1.高校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足29-30
- 2.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之必要性认知不足30-31
- 3.传统文化教育受多元文化冲击31-33
- 三、改进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33-45
- (一)坚持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33-36
- 1.坚持继承与批判相统一的原则33-34
- 2.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34
- 3.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34-35
- 4.坚持传承传统文化与借鉴外来文化相结合的原则35-36
- (二)深化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36-41
- 1.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36
- 2.合理安排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设置36-37
- 3.正确选择传统文化教育内容37-38
- 4.改革创新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方法38-39
- 5.加大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资金支持力度39
- 6.营造良好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39-41
- (三)壮大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力量41-42
- 1.增加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数量41
- 2.提高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质量41-42
- (四)提高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体意识42-45
- 1.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自觉性42-43
- 2.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知识素养43
- 3.增强大学生传统文化的践行能力43-45
- 结语45-46
- 注释46-48
- 参考文献48-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连功;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9期
2 ;台湾私立学校注重中华传统文化教育[J];两岸关系;2003年02期
3 刘晓春;对当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调研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10期
4 樊朴;采用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教育[J];中关村;2004年11期
5 杨智敏;;论新时期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若干问题[J];学术探索;2005年06期
6 覃萍;林宁;;谈大学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年35期
7 王冠华;;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提高大学生素质[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8 罗华文;;关于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2006年11期
9 刘军;;校本课程——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J];中国民族教育;2007年05期
10 韩晓;;略论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现途径[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凯莉;;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教育现代化[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陈艳;;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写作课上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12年
3 梁文红;;关于在幼儿园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4 熊士荣;肖小明;苟娇娇;;论科学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契合[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传承中华文化,丰厚办学底蕴 诵读国学经典,激励生命成长——广东省廉江市第一中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成效显著[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C];2013年
6 彭忆;;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慧萍;喻嵘;张国民;方克力;吴霞;李玲;肖艺;王宏宝;庄乔;黄珍琦;;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出路[A];中医药继续教育新论2013[C];2013年
8 刘滨;;图书馆如何担当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超越[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欧阳继林;丁梅君;;试论第二课堂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医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10 王应兆;;必须加强对干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民革省委会;加强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N];光华时报;2006年
2 赵昂;重启传统文化教育还需要什么[N];工人日报;2012年
3 解艳华;传统文化教育主战场在课堂[N];人民政协报;2013年
4 记者 于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需进一步加强[N];中国文化报;2013年
5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陈卫平 采访整理 郑依菁;“让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正式教育体制”[N];东方早报;2013年
6 首席记者 李云萍;市传统文化教育协会成立[N];石家庄日报;2013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 赵金刚;传统文化教育更应注重价值传承[N];中国教育报;2014年
8 江苏省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 冷玉斌;做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4年
9 张鹏举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语文教育专家;应当正视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问题[N];中国教育报;2014年
10 记者 黄俊华 通讯员 罗曼;明年秋季起开设传统文化教育地方课[N];湖北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建设;我国传统节日体育现状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政;高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雷秋云;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梁琴琴;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年
4 舒陆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的政府文化职能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5 洪晓雪;台湾翰林版高中国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6 刘林建成;泉州地区中小学传统南拳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袁英英;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D];延安大学;2015年
8 郭舒婷;信息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9 洪希彦;科技提升传统文化发展的路径和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10 丁琳琳;民国小学读经活动的演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72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872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