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士人精神与文化重构

发布时间:2017-12-25 10:15

  本文关键词:士人精神与文化重构 出处:《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白门柳》 晚明叙事 士人精神 文化重构


【摘要】:如何对待文化传统,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所要面对的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晚清以降,不仅在政治界产生了一批试图借助重新阐释文化传统,为中国社会寻找出路的志士仁人,而且在学术界也涌现了一群沉潜于传统文化,为中国文化的传续和转化操心深虑的文化守魂人。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变迁过程中,传统文化似曾几度遭遇到沉重的打击,然至八九十年代之际,随着“文化热”、“国学热”的掀起,以“全民参与”的方式,传统文化又重新开始作为一种历史资源,参与到现代化中国的建设中来。历史小说《白门柳》以探寻我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的内部动力为主旨,对晚明士人群体的思想历程展开了想象与叙述,其中既有对晚明士人的反思和批判,也有对传统思想文化做现代性重构的意图。晚明是中国文化史重要转折点之一,期间的士人群体尤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一笔。本文试图通过对历史小说《白门柳》的讨论,表达对晚明悲史、晚明士人精神以及文化传统的关切,以期为“现代中国”的文化重构寻求某种可能。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美莲;;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重构浅议[J];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01期

2 马小虎;批判为了创造 重构为了复兴──读《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J];学习与探索;1994年01期

3 胡芳;;文化重构的历史缩影——土族创世神话探析[J];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04期

4 赵培军;;文化视阈下的新农村体育文化重构[J];农业考古;2011年03期

5 冯俊;;五四运动与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甘代军;;文化自觉的动力——一个布依族村寨文化的审思[J];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7 刘彦;;山陕后稷神话的民间记忆与文化重构[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8 史炳军;社会转型与文化重构——论共和国初期的文化建设[J];求索;2005年10期

9 萧洪恩;;20世纪上半叶土家族对儒家文化的反思与重构[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刘靖北;;“五四”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高度统一[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皇甫晓涛;;伦敦的雾与北京的风——都市人类学与生态人类学的生态回归与文化重构[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郭鹏;;北宋诗学思想札记三则[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朱人求;;文化实践与文化重构——梁漱溟乡村建设的文化哲学阐释[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佐;;道德与人性的中西视角——制度变迁的文化选择[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吴鹏;;论杨龙友的文化选择——兼论晚明士人的“殉死”心态[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6 陈亚颦;;西双版纳傣族民间舞在旅游消费中的重构特征[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杨瑞春;;现代管理理论视域下的图书馆管理革新[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州摩托集团公司 董礼文;企业兼并与企业文化重构[N];亚太经济时报;2000年

2 赵汀阳;文化重构:一个思想创新时代的到来[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胡周祥邋茹拥政;文化重构是黄酒复兴的关键[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7年

4 黄旭辉;闽北风水林的绿色涅i肹N];福建日报;2007年

5 诸葛忆兵;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六朝书法[N];美术报;2003年

6 王娅莉;2008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注重社会责任感[N];中国质量报;2008年

7 周亦舟 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气场与归国留学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萧郎;警惕标准下的文化活力递减[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9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 程遂营;给郑汴融城插上文化的翅膀[N];开封日报;2007年

10 牟钟鉴;从宗教学看壮族布洛陀信仰[N];中国民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慧存;秦汉士人隐逸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2 常德荣;南宋中后期诗坛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杨园;汉魏文学思想的变迁与士人生命意识觉醒思潮[D];云南大学;2011年

4 蒋波;秦汉时期的隐逸现象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5 田文兵;民族文化重构与回归精神家园[D];兰州大学;2010年

6 雷涛;石涛绘画美学思想中的士人精神[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皇甫晓涛;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再阐释与现代文化的重构[D];四川大学;2003年

8 肖能;魏晋的自然主义[D];复旦大学;2011年

9 王登科;书法与宋代的社会生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赵瑞广;庆历之际的文化转型:宋学的历史生成[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青山;士人精神与文化重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杨丽东;中晚明江南士人饮食养生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孔令广;际遇与走向:东汉末年士人的政治分流[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岳圆;西汉士人俳优化及其文学创作[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继刚;汉魏之际士人精神状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亚军;论企业战略重组与企业文化重构[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8 徐彪;汉画像砖石中所见“士形象”初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郭宁;《史记》中悲剧士人的形象意义[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邹丁丁;明人自传与明代士人的精神生活[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32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332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5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