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教育的尺度与分寸
本文选题:国学经典 + 国学经典教育 ; 参考:《教育学报》2012年01期
【摘要】:面对围绕国学经典教育所产生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态,应重新确立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的尺度与分寸。从价值功能上看,应科学理性地看待国学经典教育的功用,而不是一味地追捧或贬损;从资源选择和设计上看,应在保持传统文化根气的同时与现代观念意识进行智慧对接与整合,而不是简单地泥古、复古、照搬经典;具体到教学方式和作用途径上,则应力求让国学经典教育成为"唤醒"与"激励",而不是"灌输"与"规范"。
[Abstract]:In the face of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e classical educ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we should re-establish the standard and measure of classical educ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From the value function point of view, we should treat the function of classical education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instead of blindly pursuing or derogating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resource selection and design. We should connect and integrate the wisdom with the consciousness of modern concept while keeping the root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stead of simply mud the ancient, restore the ancient, copy the classic, and concretely refer to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way of action.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make the classical education "awaken" and "inspire", not "inculcate" and "norm".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
【分类号】:G1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樊浩;应对“全球化”的价值理念及其道德教育难题[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2 刘晓东;;儿童读经就是“蒙以养正”?——与郭齐家先生商榷[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潘庆玉;全球化语境中的经典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雪峰,高畅;尴尬的教育学和教育学的尴尬[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2 阎光才;教育的功能、功用到功效──20世纪西方公共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进逻辑[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3 刘复兴;教育政策活动中的价值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刘复兴;市场条件下的教育公平:问题与制度安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于伟;;论实用理性教育观的合理性——从为生存而教育谈起[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刘建军;;基督教与中世纪文学观念的内在联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席建彬;;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抒情小说”研究综述[J];德州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章培恒;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兼及“近代文学”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刘小新;“话语权力”与90年代文论范式转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阎光才;20世纪大学普通教育思想回顾与评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彭拥军;;高等教育功能研究的反思[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雷;人为自身立法[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倪胜利;中学民主教学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蔡恒剑;从形式观的变迁看文学概论教学及教科书的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宏辉;道与逻各斯:文化异质及其现代性与诗性阐释[D];四川大学;2002年
5 李静波;论诚信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仇邵平;企业高层领导人员培训模式建构的初探——一种企业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阎亚军;生活知识观及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于凤银;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丹;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沿革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新芝;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樊浩;应对“全球化”的价值理念及其道德教育难题[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2 刘晓东;论教育与天性[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刘晓东;“儿童读经运动”质疑——与南怀瑾先生商榷[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刘晓东;儿童教育中的南辕北辙——兼评幼儿读经现象[J];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宏尖;;中小学世界遗产教育:意义、内容和途径[J];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2 周建邦;;中小学“读经热”理当降温[J];中国农村教育;2011年03期
3 秋雨;;期待国学热的到来[J];今日海南;2011年10期
4 中新;;零距离“构筑校园安全屏障”[J];黄金时代(学生族);2010年06期
5 邵佳明;;全球化视阈下中小学民族精神教育的思考——以上海市嘉定区娄塘学校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12期
6 冷月清辉;;国学之伟大与腐朽[J];现代交际;2007年09期
7 孙敬;;教育别丢了民族之魂[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1年Z1期
8 ;书业内外[J];出版参考;2007年10期
9 傅双琪;郭一娜;元涛;;各国追星现象扫描[J];今日南国;2007年07期
10 ;地方看点[J];中国信息界;2007年Z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丕琢;“非遗”在山东中小学开花结果[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记者 郭大利;地区文明委向基层发放400台电脑[N];日喀则日报;2009年
3 记者 吕文婷 吕文婷;读书启民智 常怀报国心[N];阿勒泰日报;2010年
4 赖配根;世界读书日中国的寂寞呼唤[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曹向明 党彦虎 刘军伟 李斌 吴丽霞 李瑞 贾志敏 苏舟 邓志宏 李鹏;打响“红都”文化牌[N];延安日报;2008年
6 周波;全国中小学国学教育研究现场会昨在青羊区召开[N];成都日报;2009年
7 记者 初霞;大学培养小学生 龙江民乐有传人[N];哈尔滨日报;2009年
8 记者 龚保华;推进“中华经典教育工程”[N];吉林日报;2010年
9 记者解广军;25家网吧开始迁离[N];鸡西日报;2010年
10 记者 范林鹏 通讯员 冯文芳;侯马合力构筑校园“安全屏障”[N];山西日报;2010年
,本文编号:1774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774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