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国家意识建构和文化自觉——国学热的昨天和今天
本文选题:文化自觉 + 国学研究 ; 参考:《哲学动态》2011年02期
【摘要】:正如果要分析"国学热",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何为国学",其次还须关注当下的"国学热"与发生在上个世纪初的"国学热"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Abstract]:If we want to analyze the "Chinese learning fever", the first problem we must face is "what is the Chinese study"? secondly,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an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urrent "Chinese learning fever" and the "Chinese learning fever" that occurr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last centur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方道德研究所;
【分类号】:G1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绪义;;论先秦诸子对“社会和谐”的探索及其现代启示[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2 陈谦;传播学视野中的中国古代政治——以“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传播观为例[J];东方论坛;2005年04期
3 丁晨;;从“法、术、势”角度探源韩非法家思想[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晓鹏;;论黄宗羲政治思想的民主启蒙性质[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少咏;现代性语境中的乡村政治文化言说[D];河南大学;2005年
2 姚雅欣;梁启超科学文化知行论稿[D];山西大学;2005年
3 谢桂山;圣经犹太伦理与先秦儒家伦理之比较[D];山东大学;2005年
4 张玉清;明清医学再认识[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成云雷;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张树平;从辨物居方到明分使群[D];复旦大学;2006年
8 刘绪义;先秦诸子发生学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9 杨颉慧;西汉前期黄老学说下的法律思想与法治实践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10 钟尉;先秦兵家思想战略管理特质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菊霞;论春秋时代的礼治思潮[D];西北大学;2004年
2 杨泽树;孟子政治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丁长二;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4 赵本学;先秦道家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刘会新;孟子良贵说及其现代价值[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6 贾微;梁启超儒学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7 毛振华;《左传》赋诗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8 胡小洁;先秦儒、法两家传播思想的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夏旭颉;唐代政治诗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10 朱俊;荀子的礼学思想[D];西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水;;从中国回到中国——当代中国诗歌发展的路径选择[J];青春;2010年02期
2 何书彬;;国学“户口”论战[J];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10年01期
3 刘炜;;国学随谈 大家手笔——读张文勋先生《国学丛谭》[J];思想战线;2010年01期
4 ;光明文化行[J];文化学刊;2010年01期
5 孙浩;;话剧的使命:社会担当与文化自觉[J];戏剧文学;2010年01期
6 孙立生;;相声:最需要清醒的“文化自觉”[J];曲艺;2010年01期
7 仲呈祥;;贵在坚持文化自觉[J];当代人;2010年03期
8 周传家;;建立民族文化自信 开掘京剧文化的现代价值[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朱邦芳;;国学研究院举办《中华文明史》(第二、三卷)英文译稿研讨会[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王岳川;;守正创新与正大气象[J];文艺争鸣;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2 王芳平;;关于在职业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的思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刘殿祥;;“杀蠹的芸香”:闻一多国学研究的思想价值取向——闻一多国学研究经典的当代意义[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4 陈绛;;从“中学”到“国学”——兼论国学的现代性[A];近代中国(第二十辑)[C];2010年
5 付宝华;;城市主题文化是城市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A];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C];2010年
6 钟明华;;论中国特色与中国模式——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自觉[A];列宁与东方社会——中日社会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杜平;;新时期如何实现传承民族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盖志毅;;敬重生命的草原文化:匈奴的生态文明及其现代价值[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9 张惠娟;;乡村教育运动的再认识[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10 刘佳;;“和而不同”视野下的工业产品设计[A];创新设计管理:2009清华国际设计管理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素伟;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授予汾阳市敬仁学校、南门小学“经典教育示范基地”称号[N];吕梁日报;2011年
2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陈友义;扬弃潮汕传统文化 推动文化强市建设[N];汕头日报;2011年
3 许民彤;文化忌盲目复古[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4 郑茜;微博时代的少数民族文化[N];中国民族报;2011年
5 曾庆瑞 赵遐秋;融通各形态文化实现“美美与共”[N];文艺报;2011年
6 曾庆瑞 赵遐秋;融通各形态文化实现“美美与共”[N];文艺报;2011年
7 许民彤;文化忌盲目复古[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8 武素伟;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授予汾阳市敬仁学校、南门小学“经典教育示范基地”称号[N];吕梁日报;2011年
9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陈友义;扬弃潮汕传统文化 推动文化强市建设[N];汕头日报;2011年
10 郑茜;微博时代的少数民族文化[N];中国民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秀俊;“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权雅宁;中国文论的知识形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董海霞;文化视域下的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石大建;“儒经”诵读思潮在民间社会的兴起及其动员机制[D];上海大学;2010年
5 聂薇;V.S.奈保尔小说《抵达之谜》辩证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王贵生;还原闻一多:人格塑模与文化自觉[D];兰州大学;2009年
7 吴立保;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清媚;在绅士与知识分子之间[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侯明;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根基[D];南开大学;2009年
10 温搏;当代武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钰靖;占里生育自觉的教育传承及其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D];西南大学;2010年
2 段冶;文化相对主义的价值反思[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真;浅析费正清的中国史观[D];河南大学;2010年
4 王水文;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精神教育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王金龙;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认同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6 方旭东;费孝通功能主义思想嬗变及其本土化[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夏竹筠;幼儿园课程文本中集体教学活动目标的文化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枫;传统节日文化与网络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国帅;近现代三国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静静;论谷文达创作的文化身份和意识[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76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776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