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当前“国学热”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8-04-20 14:56

  本文选题:国学热 + 问题 ; 参考:《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01期


【摘要】:当前"国学热"的兴起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与国际地位明显提高的表现,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产物。但是,当前"国学热"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国学热"的动因与它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不对应的问题;"国学"研究方法和功能定位不客观的问题等等。只有发现并逐步消除这些倾向,才能把"国学"研究引向正确轨道。
[Abstract]:At present, the rise of "the craze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nationality" is the result of the rapid increase of 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the obvious improvement of its international statu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product of the Chinese nation'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Chinese study fever", such as the problem that the motivation of "national study fever" does not correspond to the subject of the times it is going to solve, and the problem that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function orient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re not objective and so on. Only by discovering and gradually eliminating these tendencies can we lead the study of Sinology to the correct track.
【作者单位】: 福建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G1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夏莹;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5期

3 李淑丽;休谟怀疑论的认识论意义[J];长春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4 娄永清;林昆勇;;康德先天图式与认识论革命[J];创新;2007年02期

5 朱松美;中国“天人合一”哲学思维的智慧与困境[J];东岳论丛;2005年01期

6 陈吉猛;存在的二重区分与存在问题的分裂——源自海德格尔思想的一种臆说[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7 贺国庆;古希腊高等教育探微[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朱宝信;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述”之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王向清;冯契的具体真理学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高振强;人的虚拟存在与现当代哲学的新视界[J];河北学刊;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景海峰;;全球化背景下的儒家伦理反思[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五辑)——2006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2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赵广明;理念与上帝[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钱永生;论墨子思想结构的生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瑞;六味地黄丸拆方研究与命水理论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6 刘守刚;西方立宪主义传统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7 段吉方;意识形态与政治批评[D];浙江大学;2004年

8 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D];厦门大学;2004年

9 姜宇辉;审美经验与身体意象[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吴友军;批判的人学[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鹏翔;卢梭社会契约论的逻辑构架和历史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戈士国;希腊哲学原始结构的生成[D];河南大学;2003年

3 叶仁雄;孔子中和之美的时空阐释[D];湘潭大学;2003年

4 薛嘉政;探寻哲学信仰的本体论基础[D];新疆大学;2004年

5 许其勇;论作为第二次规范的刑法[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6 周佳;本体论的现代阐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史运侠;真理的本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朱虎;权利客体的解释框架研究:逻辑和价值的区分[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李雪英;认识论视域中的王阳明哲学[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0 陈志霞;《周易》之“象”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意义[D];河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亚琼;;现代传媒对“国学热”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2 王冬晓;;我国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前沿;2011年12期

3 何峰;;商丘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陈容;;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探讨——基于鄂西南七个乡村的调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5 周宏;董云川;;反思“国学热”背后的“文化自觉”[J];中国高校科技;2011年07期

6 曹莎;;浅探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途径[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易兵;;“两型社会”视角下的湖南文化产业应对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4期

8 沙吉会;;辽宁沿海六城市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大连干部学刊;2011年06期

9 马韶婴;张晓彤;任婷;;齐文化开发进程的现状、问题和前瞻[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04期

10 彭伟步;;广东文化产业现状、问题与对策[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周琳;禹利君;;湖南红、绿茶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A];《中华茶祖神农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连会有;;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罗传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文化史研究概述[N];中国文化报;2001年

2 ;面对沉睡的灿烂文明[N];社会科学报;2004年

3 高波;“新文化保守主义”评析[N];文艺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孙若风;人文知识分子的产业之志[N];中国文化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潮华;文化产业若干重要关系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建跃;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承瑜;当代文化创新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8年

3 高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黄曦;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政府因应[D];浙江大学;2009年

5 曾洪萍;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现状、问题与对策[D];四川大学;2007年

6 林建萍;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黄熙雯;现状、延展、未来[D];厦门大学;2007年

8 李红;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黄忠福;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晶;新吟诵的兴起及其文化意义[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78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778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f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