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杜牧诗中的“商女”
本文选题:杜牧 + “商女” ; 参考:《学术交流》2012年09期
【摘要】:唐人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是一个富于文学色彩的词语,因其习用于文人学士圈中,所以其词义的约定俗成性尤其明显。把"商女"释作"商客之女"或"商人妇"的说法是缺少根据的,还是应该按照传统解释为"歌女"。古代"商女"常见于诗中,因为文人多涉足风月场,且尤善"惜玉怜香",双方互有"才子佳人"之情结,所以歌女文化是旧时城镇生活的一道"风景线"。另一方面,诗人与歌女有一种特殊的互为利用关系,即乐工、歌女靠诗人新作谱曲演唱以标新调,诗人靠歌女唱其诗词以扬才名。自20世纪上半叶到现在,由于文化转型的原因,传统的国学研究、文学活动(主要指古诗文的写作)出现了一个近百年之久的文化断层,这种事实的一个直接后果是,许多清以前文人口头笔下常用的、对他们说来谈不上有理解障碍的语词,今人却不理解了,因此今人研究传统文学更应当采取审慎的态度。
[Abstract]:Since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 there is a spe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et and the singer .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基金】:黑龙江省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跨文化交际语用策略研究”(11E085) 2012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国际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内容和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
【分类号】:I207.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白生;“我与我周旋”——自传事实的内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孟二冬;中国文学中的“乌托邦”理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冷卫国;东晋赋学批评的分期及时代特征[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4 邓小军;陶渊明《述酒》诗补证——兼论陶渊明在晋宋之际的政治态度及其隐居前后两期的不同意义[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杨秋荣;鸟儿飞往不同的地方——海子的隐逸情怀兼与陶渊明之比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杨存钟;沈括对科技史的又一重要贡献——关于我国十一世纪从人尿提取性激素的记载[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1976年02期
7 张叉;从汉英“死亡”语看中英社会文化[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袁书会;追寻桃花源——也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黄竞;从《形影神》组诗看陶渊明超越死亡忧惧的三种方式[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年01期
10 汤江浩;曾致尧母、妻、子考略——曾巩及其主要亲属行实考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殷慧;肖永明;;北宋礼学思想发展的二重路径[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杨合林;玄言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胡忠雄;正其谊以谋其利[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罗宁;唐五代轶事小说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林大志;四萧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6 王守雪;心的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杨文新;宋代市舶司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乜小红;唐五代畜牧经济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9 陈秀宏;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许隽超;黄仲则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丽;中国古代农事诗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2 林海鹰;《太平御览》引《释名》校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田亮;论《楚辞》对陶渊明创作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毛建军;郭祥正交游考述[D];郑州大学;2003年
5 杨燕;论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风格[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6 蔺文龙;由尊屈到崇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童中平;瞿秋白的社会历史观[D];湘潭大学;2003年
8 薛峰;序体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李亚;宋代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居民结构变化[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建伟;宋代《洪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煦;;杜牧诗歌对“仁”的艺术阐释[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盛莉;;论杜牧诗歌的怀古意识[J];文学教育(下);2011年08期
3 丁启阵;;杜牧为何鄙视白居易[J];厦门航空;2011年08期
4 李炜;;山水景色寄真情——论杜牧的山水诗[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6期
5 鲁东平;;杜牧扬州诗中所表现的扬州风情[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6 赵宁红;;浅析杜牧诗歌中女性意象的深层寓意[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7 江飞;;青楼:凄凉,或美梦[J];青年作家;2011年08期
8 ;填字游戏新制造:诗词新地VS洋话连篇[J];人生十六七;2002年04期
9 李庆生;;冬游齐山[J];时代金融;2011年13期
10 邓鹏雄;;扬州一曲赋深情——读姜夔词《扬州慢》[J];青年文学家;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仲才;;杜牧诗的特色概言[A];杜牧文学成就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何金铭;;关于杜牧[A];杜牧文学成就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静波;;杜牧和他的七绝[A];杜牧文学成就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冯立;;晚唐诗人杜牧诗文别样红[A];杜牧文学成就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武复兴;;值得我们骄傲的唐长安诗人杜牧[A];杜牧文学成就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毛,
本文编号:17908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790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