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闻录》编辑传播策略探析
[Abstract]:In order to provide literature support for describing the evolution of church journal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editorial strategy of the first Chinese journal, "the Book of knowledge", which was founded on March 16, 1879, was edited from the angle of communication by using the method of original data analysis and textual research. Publishing purposes, reasons and column setup for systematic research.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purpose of "Yi Wen Lu" is to spread the Catholic dogma, fill in the historical blank of Catholicism spreading in Chinese, and have indelible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in expanding the influence of Catholicism. Li GU, the chief writer of Li GU, is the first Chinese Catholic newspaper, whose deep foundation of Chinese learning and the esteem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so that the content of the book presents a special style of interpreting Western civilization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西北大学编辑出版与传播科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XXW004)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JK305)
【分类号】:K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储敖生;清报《益闻录》[J];上海档案;2003年01期
2 张治;;“引小说入游记”:《三洲游记》的忹译与作伪[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01期
3 葛伯熙;;《益闻录·格致益闻汇报·汇报》[J];新闻研究资料;198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婧;;文化遗产视野下上海浦东宗教文化的发展历程及保护[J];博物馆研究;2010年01期
2 陈金龙,傅玉能;中国宗教界与抗日战争[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3 吴平;藏传佛教在近代上海的流传与发展[J];中国藏学;2002年03期
4 葛壮;略论近代上海佛教文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5 邹振环;近百年间上海基督教文字出版及其影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张有才;;论当代都市佛教对城市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J];法音;2009年12期
7 程群;略述佛教慈悲观念在中国的开展[J];法音;1998年12期
8 朱念;惘然老牛浑未解 不耕禾陇种书田——墨海书馆与西方印刷术[J];广东印刷;1999年05期
9 王建平;;当代都市社会中的穆斯林群体——上海与纽约的比较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10 陈金龙;论抗日战争时期的宗教外交[J];贵州文史丛刊;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葛壮;;近代上海回商群体的特征与文化贡献[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2 葛壮;;近代上海穆斯林商人的特征与文化贡献[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3 朱玖琳;;襄助孙中山革命的宋耀如[A];近代中国(第八辑)[C];1998年
4 李升辉;;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的“民主作风”与女工夜校[A];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向平;寻红霞;;近代上海变迁中的佛教组织——世界佛教居士林研究[A];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葛壮;;近代上海回商群体的特征与文化贡献[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7 葛壮;;近现代上海清真饮食文化[A];中国回商文化(第二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士伟;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史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姚兴富;耶儒对话与融合[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李彦荣;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赵殿红;清初耶稣会士在江南的传教活动[D];暨南大学;2006年
6 孙倩;上海近代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及其对公共空间的影响[D];同济大学;2006年
7 何益忠;从中心到边缘[D];复旦大学;2006年
8 邢照华;西方宗教与清末民初广州社会变迁(1835-1929)[D];暨南大学;2007年
9 黄海波;宗教性非营利组织的身份建构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10 葛涛;声音记录下的变迁[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峰;南京国民政府宗教政策研究(1927—1937)[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苗鸣宇;传教士对中国近代法制之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唐贞全;民国广东基督教会的发展及其社会影响[D];暨南大学;2002年
4 雷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法关系研究(1894-1914)[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5 胡小君;近代中国基督教中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6 戴望云;明清两代基督教进入中国社会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楠;近代法国在华教会教育(1840-1919)[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8 陈凤;从天主教徒到改良主义者[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军;《汇报》思想研究:1898-1907[D];苏州大学;2005年
10 刘岸冰;民国时期上海传染病的流行与防治[D];东华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萧相恺;邹_"和他的《浇愁集》 兼与《聊斋志异》比较[J];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03期
2 吴丰培;王锡祺与《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及其他[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现章;;论解缙的文化传播媒介创构思想与《永乐大典》的编辑传播特色[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原付川;姚远;卫玲;;《西国近事汇编》及其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J];理论导刊;2010年07期
3 刘小燕;姚远;;《农学报》之前西方农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4 刘霞;;鲁迅从事文化编辑传播事业的原因与特色[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张秀红;传播先进文化是实现编辑价值的最高境界[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阎现章;;论解缙的文化传播媒介创构思想与《永乐大典》的编辑传播特色[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2 杜松沛;;基于积分不变量的三维模型编辑传播[A];第18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09)、第5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09)、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易永卿;;编辑学理论研究的有力探索——读周国清编著《编辑学导论》有感[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闻媛;关于若干图类的编辑传播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闫斐;编辑传播视角之守门理论与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黄珊珊;基于笔画的图像色调调整[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杨琳琳;《六合丛谈》媒介形态及其编辑传播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99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199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