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论语新解》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8 08:04
本文关键词:钱穆《论语新解》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论语》集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被誉为“东方圣经”。在当前国学热的背景下,大众渴望阅读国学经典著作,对《论语》更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文字语言水平的限制,普通人阅读古人的注本诚然有些困难。因此,各种《论语》的现代注本、选本、白话本,在市场需求的大潮推动下,层出不穷、琳琅满目,然而要找到一本能够帮助大众全面正确地了解、认识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论语》注本,却又不禁让人望书兴叹。它们要么是吸引人眼球的戏说,歪曲庸俗化了《论语》;要么就是学者式的“深挖”“引申”,复杂繁琐的解读让人望而生畏。即如杨伯峻教授的《论语译注》,虽在字词解释白话翻译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然而仍有一些错误遗漏之处,特别是缺乏对《论语》的义理讲解,不能让人系统准确地把握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 著名文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在字词注释、句篇翻译、义理疏通各方面,都堪称现代《论语》译注的典范。然而由于某些政治原因,钱先生的著作在大陆迟迟不能出版,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政治松动,才有钱先生的个别单本著作得以面世。因此对钱先生各种论著的阅读普及和学术研究都相对滞后,《论语新解》也在所难免,没有在大众中得到应有的传播。 钱穆先生一生的治学思想,其核心就是义理、考据和辞章的统一,他在新时代的条件下,对三者做了演变和深化,赋予了其和桐城派古文理论不同的内涵和意蕴,使其从一种作文的章法结构要求,变成了研治文史的学术方法。钱穆先生在《漫谈〈论语新解〉》一文中,称“我写《新解》虽说是义理考据辞章三方兼顾,主要自以解释义理为重”。本文拟以钱先生的《论语新解》为研究重点,从他的义理考据辞章三个方面入手,对该书作一深入系统之研究,同时也兼及钱先生一生的《论语》和孔学研究,《论语新解》的注释特色和不足之处、以及该书在论语学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钱穆 论语新解 注释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256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前言6-9
- 第一章 钱穆生平及其治学思想9-22
- 第一节 钱穆儒者的一生9-15
- 第二节 钱穆一生的《论语》及孔学研究15-19
- 第三节 钱穆义理辞章考据合一的治学思想19-22
- 第二章 《论语新解》之义理研究22-33
- 第一节 阐述《论语》篇章所讲之大义22-26
- 第二节 引申孔子之为学与为人26-27
- 第三节 点拨读者之所当为27-29
- 第四节 归结“仁”“礼”等核心概念29-31
- 第五节 多义并举,择善而从31-33
- 第三章 《论语新解》之考据研究33-38
- 第一节 对字词的考释33-34
- 第二节 对名物典章制度的考释34-35
- 第三节 对人名事迹原委的考释35-36
- 第四节 对孔子生平年月的考释36-38
- 第四章 《论语新解》之辞章研究38-42
- 第一节 从用字语辞考释《论语》本义38-39
- 第二节 揭示《论语》篇章结构之贯联39-40
- 第三节 揭示《论语》之文学意蕴40-42
- 第五章 《论语新解》之继承与创新42-48
- 第一节 对几部重要《论语》注书的继承与发展42-44
- 第二节 《论语新解》的创新和特色44-46
- 第三节 其缺憾及在论语学史上之地位46-48
- 结语48-50
- 参考文献50-52
- 致谢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海平;深情的体悟,卓然的阐释——《论语新解》的学术情怀与境界[J];孔子研究;2002年06期
2 徐国利;钱穆的学术史方法与史识——义理、考据与辞章之辨[J];史学史研究;2005年04期
3 肖向东;;“钱穆学术思想”研讨会述评[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徐兴海;《论语新解》对于《论语》学习的意义[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雷生;钱宾四《论语新解》探微[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钱穆《论语新解》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3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14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