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典籍中和谐的内涵及其英译
发布时间:2021-05-16 16:00
在我国古典典籍中和谐观内涵丰富,揭示了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到人与人和谐等多个层面的意义。经研究发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以一定的翻译准则为导向。基于这些翻译准则,译者才能准确传递原文中和谐的语义,从而通过典籍中的和谐思想规范人们的基本行为,获得塑造个人的内驱力,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文章来源】: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40(01)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大学》《中庸》中的和谐观英译
(一)天地自然中的和谐
(二)治理天下中的和谐
二、《论语》中的和谐观英译
(一)人际关系中的和谐
(二)治国安邦中的和谐
三、《孟子》中的和谐观英译
(一)济国安邦中的和谐观英译
(二)道德教化中的和谐观英译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典籍英译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传承[J]. 严晓江. 语文学刊. 2019(04)
[2]“经文辨读”背景下的《论语》英译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以理雅各英译本为例[J]. 冯华. 外文研究. 2017(03)
[3]典籍翻译的伦理研究视角——以《道德经》中“水”的翻译为例[J]. 符蓉,胡东平.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7)
[4]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理雅各《孟子》英译本的生态翻译学解读[J]. 张华.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5]从读者接受理论视角论辜鸿铭的英译本《论语》、《中庸》[J]. 邱莉.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2(Z2)
[6]孔子中庸之道文化解读[J]. 陈维新,郑凤霞. 东疆学刊. 2006(02)
[7]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 杨明,吴翠丽. 南京社会科学. 2006(02)
本文编号:3189986
【文章来源】: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40(01)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大学》《中庸》中的和谐观英译
(一)天地自然中的和谐
(二)治理天下中的和谐
二、《论语》中的和谐观英译
(一)人际关系中的和谐
(二)治国安邦中的和谐
三、《孟子》中的和谐观英译
(一)济国安邦中的和谐观英译
(二)道德教化中的和谐观英译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典籍英译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传承[J]. 严晓江. 语文学刊. 2019(04)
[2]“经文辨读”背景下的《论语》英译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以理雅各英译本为例[J]. 冯华. 外文研究. 2017(03)
[3]典籍翻译的伦理研究视角——以《道德经》中“水”的翻译为例[J]. 符蓉,胡东平.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7)
[4]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理雅各《孟子》英译本的生态翻译学解读[J]. 张华.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5]从读者接受理论视角论辜鸿铭的英译本《论语》、《中庸》[J]. 邱莉.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2(Z2)
[6]孔子中庸之道文化解读[J]. 陈维新,郑凤霞. 东疆学刊. 2006(02)
[7]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 杨明,吴翠丽. 南京社会科学. 2006(02)
本文编号:3189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189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