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汉竹简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8 23:57
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出土的战国秦汉时期的竹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竹简文献的梳理,阐述竹简文献在先秦两汉文学研究中的价值。 全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引言简述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研究价值。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概述二十世纪竹简出土与研究情况、简帛学发展史及竹简文献对于先秦汉文学研究的作用。第二章通过对郭店楚简的考察,阐明郭店楚简在学术史上的意义,探讨竹简《老子》与今本《老子》的关系、竹简《老子》的学术史地位及价值。第三章论述上博馆藏楚简《孔子诗论》和阜阳汉简《诗经》,认为《孔子诗论》的作者为孔子的再传弟子,《孔子诗论》解说《诗经》的指导思想主要是“以诗为史”,兼有“以诗为教”,而《毛诗》的指导思想主要是“以诗为教”,两者对“风”、“雅”、“颂”及《诗经》诗篇主题的解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阜阳汉简《诗经》保持了汉初《诗经》的原貌,与《鲁诗》同源同宗,可用来校勘今本《诗经》,并证明汉初《诗经》皆有序,不独《毛诗》有序。第四章从楚国故地发掘的竹简来研究楚人的原始宗教信仰、祭祀程式,认为《离骚》的结构受到楚人祭祀仪式的影响,《九歌》属于民间祭歌而不是皇室祭典。本章还把郭店竹简与屈原...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战国秦汉竹简的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 追寻失落的文明--二十世纪出土竹简概述
第二节 简帛学:一门新崛起的世界性学科
第三节 先秦两汉文学研究面临的新机遇
第二章 竹简与《老子》
第一节 纠缪与补白:郭店楚简在学术史上的突破性意义
第二节 战国中期《老子》文本--郭店楚简《老子》
第三章 竹简与《诗经》
第一节 新面世的战国《诗经》论著--上博楚简《孔子诗论》
第二节 三家诗之外的汉初《诗经》文本--阜阳汉简《诗经》
第四章 竹简与楚辞
第一节 从楚国故地出土的竹简看楚人的鬼神信仰
第二节 楚人的原始宗教思维与《离骚》的内在结构
第三节 从战国楚墓祭祀竹简看《九歌》的属性
第四节 郭店楚简与屈原辞赋思想的渊源
第五章 竹简与辞赋
第一节 银雀山西汉早期竹简《唐勒》与宋玉辞赋的真伪
第二节 秦国文学作品的新发现--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
第三节 汉赋遗珠--尹湾汉简禽鸟寓言故事赋《神乌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简帛大事年表(1900--2002)
本文编号:3350871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战国秦汉竹简的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 追寻失落的文明--二十世纪出土竹简概述
第二节 简帛学:一门新崛起的世界性学科
第三节 先秦两汉文学研究面临的新机遇
第二章 竹简与《老子》
第一节 纠缪与补白:郭店楚简在学术史上的突破性意义
第二节 战国中期《老子》文本--郭店楚简《老子》
第三章 竹简与《诗经》
第一节 新面世的战国《诗经》论著--上博楚简《孔子诗论》
第二节 三家诗之外的汉初《诗经》文本--阜阳汉简《诗经》
第四章 竹简与楚辞
第一节 从楚国故地出土的竹简看楚人的鬼神信仰
第二节 楚人的原始宗教思维与《离骚》的内在结构
第三节 从战国楚墓祭祀竹简看《九歌》的属性
第四节 郭店楚简与屈原辞赋思想的渊源
第五章 竹简与辞赋
第一节 银雀山西汉早期竹简《唐勒》与宋玉辞赋的真伪
第二节 秦国文学作品的新发现--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
第三节 汉赋遗珠--尹湾汉简禽鸟寓言故事赋《神乌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简帛大事年表(1900--2002)
本文编号:3350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350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