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1 23:57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其具有传承传统文化,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了语文在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语文学科教学进而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有必要对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进行梳理、归纳、分析,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的传统文化教育功能,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效率,并为教科书编订者与实施者提供参考。本研究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通用的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为蓝本,对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进行统计分析、文本分析,明晰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变化趋势,并根据统计与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进行反思,提出建议。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是提出问题,综述当前研究的现状与局限,以及本研究的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研究设计,对研究的文本和研究的方法以及技术路线进行说明;第三部分是分析框架的制定,在综述前人对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分析类目之后,制定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第四部分是文本分析,对八套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各要素进行频度统计和...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提出
1. 对传统文化教育现代价值的追问
2. 对《语文》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思考
3. 对传统文化教育途径的探寻
4. 现有研究的缺失
(二) 研究意义
1. 寻找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发展趋势
2. 探求影响传统文化教育要素变化的可能因素
3. 提供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分析框架
4. 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教育
(三) 研究综述
1. 关于研究内容
2. 关于研究方法论
3. 现有研究的局限与启示
一、研究设计
(一) 文本选择
(二) 研究方法
1. 频度统计法
2. 内容分析法
3. 比较研究法
(三) 技术路线
二、分析框架
(一) 前人的分析类目
1. 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
2. 教科书之传统文化教育要素分析框架
3. 传统伦理道德类目
(二)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三、文本分析
(一) 外显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
1. 古诗词
2. 古代寓言故事
3. 古代人物故事
4. 传统技艺
5. 传统节日
(二) 内隐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
1. 公忠
2. 仁爱
3. 诚信
4. 廉洁
5. 礼让
6. 孝慈
7. 勤俭
8. 勇敢
9. 刚直
四、结论与分析
(一) 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外显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之共性与嬗变
1. 改革开放以来,重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
2. 建国初期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类选文具有较强的政治导向
3. 古诗词和古代人物故事是主要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
4. 教科书对传统民俗文化关注度不够
(二) 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内隐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之共性与嬗变
1. 教科书中内隐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是深层的“传统”
2. 从强调“公忠”到注重“仁爱”
3. “诚信”和“孝慈”地位显著提升
4. 由“大论述”到“小论述”
五、反思与建议
(一) 反思
1. 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变迁反映社会主流文化的变迁
2. 《语文》教科书过度强调个人与国家、社会、集体的传统道德规范
3. 教科书中理想道德对基础修养的僭越
(二) 建议
1. 稳定传统文化教育要素在教科书中的地位
2. 优化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呈现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韩国小学社会科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J]. 权五铉,沈晓敏. 全球教育展望. 2012(09)
[2]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与中小学语文教材建设研究[J]. 盛暑寒.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10(09)
[3]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意义的开发——以品德与社会课《满街粽香话端午》课案为例[J]. 严黎俊,沈晓敏. 基础教育研究. 2010(10)
[4]中学语文课本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J]. 翟开萍. 新课程(教师). 2010(03)
[5]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因子[J]. 李慧萍. 青海教育. 2008(04)
[6]孝慈精神与现代家庭伦理的建构[J]. 王常柱.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7]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研究[J]. 何文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S1)
[8]新课改前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J]. 张垚.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07(03)
[9]从课程的基本要素看隐性课程的界定[J]. 孔凡芳. 当代教育论坛. 2005(24)
[10]百年中国语文教育十大偏失[J]. 韩军. 基础教育. 2005(12)
博士论文
[1]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 傅建明.华东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台湾地区国小社会科中传统文化的继承[D]. 金铭.陕西师范大学 2012
[2]关于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材传承文化经典的研究[D]. 李巧慧.辽宁师范大学 2011
[3]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 马士峰.辽宁师范大学 2011
[4]沪台小学语文教科书比较研究[D]. 张洁.华东师范大学 2010
[5]人教版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比较研究[D]. 陈怡.华东师范大学 2010
[6]论中学语文与传统文化教学[D]. 刘慧.辽宁师范大学 2010
[7]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中国传统伦理内容研究[D]. 丁爽.东北师范大学 2010
[8]巴格莱教师教育思想研究[D]. 郭爱芳.上海师范大学 2010
[9]大陆香港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标准比较[D]. 徐敏娟.浙江师范大学 2009
[10]大陆香港小学语文教科书科学教育要素比较[D]. 王艳.浙江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89795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提出
1. 对传统文化教育现代价值的追问
2. 对《语文》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思考
3. 对传统文化教育途径的探寻
4. 现有研究的缺失
(二) 研究意义
1. 寻找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发展趋势
2. 探求影响传统文化教育要素变化的可能因素
3. 提供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分析框架
4. 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教育
(三) 研究综述
1. 关于研究内容
2. 关于研究方法论
3. 现有研究的局限与启示
一、研究设计
(一) 文本选择
(二) 研究方法
1. 频度统计法
2. 内容分析法
3. 比较研究法
(三) 技术路线
二、分析框架
(一) 前人的分析类目
1. 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
2. 教科书之传统文化教育要素分析框架
3. 传统伦理道德类目
(二)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三、文本分析
(一) 外显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
1. 古诗词
2. 古代寓言故事
3. 古代人物故事
4. 传统技艺
5. 传统节日
(二) 内隐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
1. 公忠
2. 仁爱
3. 诚信
4. 廉洁
5. 礼让
6. 孝慈
7. 勤俭
8. 勇敢
9. 刚直
四、结论与分析
(一) 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外显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之共性与嬗变
1. 改革开放以来,重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
2. 建国初期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类选文具有较强的政治导向
3. 古诗词和古代人物故事是主要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
4. 教科书对传统民俗文化关注度不够
(二) 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内隐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之共性与嬗变
1. 教科书中内隐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是深层的“传统”
2. 从强调“公忠”到注重“仁爱”
3. “诚信”和“孝慈”地位显著提升
4. 由“大论述”到“小论述”
五、反思与建议
(一) 反思
1. 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变迁反映社会主流文化的变迁
2. 《语文》教科书过度强调个人与国家、社会、集体的传统道德规范
3. 教科书中理想道德对基础修养的僭越
(二) 建议
1. 稳定传统文化教育要素在教科书中的地位
2. 优化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呈现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韩国小学社会科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J]. 权五铉,沈晓敏. 全球教育展望. 2012(09)
[2]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与中小学语文教材建设研究[J]. 盛暑寒.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10(09)
[3]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意义的开发——以品德与社会课《满街粽香话端午》课案为例[J]. 严黎俊,沈晓敏. 基础教育研究. 2010(10)
[4]中学语文课本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J]. 翟开萍. 新课程(教师). 2010(03)
[5]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因子[J]. 李慧萍. 青海教育. 2008(04)
[6]孝慈精神与现代家庭伦理的建构[J]. 王常柱.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7]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研究[J]. 何文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S1)
[8]新课改前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J]. 张垚.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07(03)
[9]从课程的基本要素看隐性课程的界定[J]. 孔凡芳. 当代教育论坛. 2005(24)
[10]百年中国语文教育十大偏失[J]. 韩军. 基础教育. 2005(12)
博士论文
[1]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 傅建明.华东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台湾地区国小社会科中传统文化的继承[D]. 金铭.陕西师范大学 2012
[2]关于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材传承文化经典的研究[D]. 李巧慧.辽宁师范大学 2011
[3]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 马士峰.辽宁师范大学 2011
[4]沪台小学语文教科书比较研究[D]. 张洁.华东师范大学 2010
[5]人教版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比较研究[D]. 陈怡.华东师范大学 2010
[6]论中学语文与传统文化教学[D]. 刘慧.辽宁师范大学 2010
[7]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中国传统伦理内容研究[D]. 丁爽.东北师范大学 2010
[8]巴格莱教师教育思想研究[D]. 郭爱芳.上海师范大学 2010
[9]大陆香港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标准比较[D]. 徐敏娟.浙江师范大学 2009
[10]大陆香港小学语文教科书科学教育要素比较[D]. 王艳.浙江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89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489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