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系中国传统服用色文化、染色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2 22:49
本论文以传统时代(天然染色时代)紫色系中国服饰色彩为研究对象,在紫色系色名系统、紫色系色彩文化及色彩制度、紫色系流行现象、紫色系传统染色技术、紫色系传统色彩设计特征这五个方面,对单一色系进行系统的、跨学科的研究及分析。紫色系色名系统研究,通过广泛的文献检索,从语言学、历史学角度进行分析。紫色系传统染色研究,通过对重要传统紫色系植物染材、染色方法进行史料梳理、多变量染色实验研究,推断历史上紫色的染色与应用情况,并得到与传统色名对应的色相数据。紫色系色彩文化、制度、流行传播,则主要借助文献研究,按照历史脉络进行纵向梳理和比较,梳理历代紫色在服制中的运用情况,提炼出社会思想等因素对紫色色彩文化的影响。紫色系传统设计的研究,通过分析纺织品文物样本中的图形设色,归纳传统紫色系的搭配方式。本文主要结论是,中国历史中紫色是一个具有矛盾象征意义的色彩。汉族民间自然崇拜及道家、道教文化推崇紫色,以紫色象征宇宙间最崇高的存在,并设有一系列紫色图腾;儒家给色彩赋予伦理评价和主次之序,形成正间色概念,视紫色为夺正的间色,赋予其负面意义。在上千年的服制演变中,两种价值观的影响力起伏导致了紫色在服制中截然不同的等...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22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2 紫色系色域与中国传统色名归纳
2.1 紫色系色域
2.2 中国传统色名“紫”的释义与来源
2.2.1 先秦时代的紫色色名
2.2.2 两汉与魏晋时代
2.2.3 小结
2.3 紫色系中国传统色名归纳
2.3.1 不同色相的紫色色名
2.3.2 文学作品中的紫色描述
3 紫色与色彩运用社会规则
3.1 紫色与中国传统五行色的双重象征体系
3.1.1 五行色体系与紫色的自然象征
3.1.2 道家、道教文化与紫色
3.1.3 儒家的伦理、等级象征与紫色
3.1.5 结论
3.2 历代服制中的紫色
3.2.1 紫色与历代礼服服色
3.2.2 紫色与历代公服色彩等级
3.2.3 紫色与权力符号
3.2.4 紫色与舞乐之服
3.2.5 紫色与色彩禁忌
3.2.6 结论
4 紫色与色彩流行现象
4.1 紫色流行现象
4.1.1 色彩的跨层流行
4.1.2 胡服的色彩文化流行与紫色
4.2 紫色文化的输出
4.2.1 对日本色彩文化的影响
4.2.2 对朝鲜半岛地区的影响
4.2.3 对少数民族政权服饰色彩的影响
5 传统紫色的色彩搭配灵感与设计
5.1 传统紫色系配色方案
5.1.1 紫-黄色系的色彩设计灵感
5.1.2 紫-白色系的色彩设计灵感
5.1.3 紫+绿(青)色系的色彩设计灵感
5.1.4 紫+红色系的色彩设计灵感
5.2 紫色系传统纺织品色彩设计分析
5.2.1 动植物纺织品的色彩设计
5.2.2 图腾象征题材的色彩设计
6 紫色系植物染材及染色技术
6.1 苏木染紫
6.1.1 古代文献中的苏木
6.1.2 苏木的铁盐媒染法染紫
6.1.3 苏木的碱性媒染法染紫
6.1.4 苏木与蓝靛(蓝草)套染法染紫
6.1.5 小结
6.2 紫草染色
6.2.1 史料中的紫草
6.2.2 紫草染色方法及实验
6.2.3 小结
6.3 红花染紫
6.3.1 史料中的红花
6.3.2 红花丝织物染紫实验
6.3.3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汉语史角度看《山海经》的成书年代[J]. 万群.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13(02)
[2]紫草价升探因[J]. 丁乡.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1(04)
[3]古代贝紫染色工艺的历史[J]. 郑巨欣,陆越. 装饰. 2011(04)
[4]论阴阳五行学说及其产生的时间[J]. 赵文. 宗教学研究. 2010(S1)
[5]山东青州香山汉墓出土彩绘陶俑初探[J]. 王燕玲. 文物春秋. 2010(02)
[6]红花色素成分的研究[J]. 马自超,寺原典彦.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8(02)
[7]紫草染料对真丝织物染色性能的研究[J]. 周秋宝,余志成,陈莹. 丝绸. 2002(05)
[8]唐代道士获赠俗职、封爵及紫衣、师号考[J]. 王永平. 文献. 2000(03)
本文编号:3547252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22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2 紫色系色域与中国传统色名归纳
2.1 紫色系色域
2.2 中国传统色名“紫”的释义与来源
2.2.1 先秦时代的紫色色名
2.2.2 两汉与魏晋时代
2.2.3 小结
2.3 紫色系中国传统色名归纳
2.3.1 不同色相的紫色色名
2.3.2 文学作品中的紫色描述
3 紫色与色彩运用社会规则
3.1 紫色与中国传统五行色的双重象征体系
3.1.1 五行色体系与紫色的自然象征
3.1.2 道家、道教文化与紫色
3.1.3 儒家的伦理、等级象征与紫色
3.1.5 结论
3.2 历代服制中的紫色
3.2.1 紫色与历代礼服服色
3.2.2 紫色与历代公服色彩等级
3.2.3 紫色与权力符号
3.2.4 紫色与舞乐之服
3.2.5 紫色与色彩禁忌
3.2.6 结论
4 紫色与色彩流行现象
4.1 紫色流行现象
4.1.1 色彩的跨层流行
4.1.2 胡服的色彩文化流行与紫色
4.2 紫色文化的输出
4.2.1 对日本色彩文化的影响
4.2.2 对朝鲜半岛地区的影响
4.2.3 对少数民族政权服饰色彩的影响
5 传统紫色的色彩搭配灵感与设计
5.1 传统紫色系配色方案
5.1.1 紫-黄色系的色彩设计灵感
5.1.2 紫-白色系的色彩设计灵感
5.1.3 紫+绿(青)色系的色彩设计灵感
5.1.4 紫+红色系的色彩设计灵感
5.2 紫色系传统纺织品色彩设计分析
5.2.1 动植物纺织品的色彩设计
5.2.2 图腾象征题材的色彩设计
6 紫色系植物染材及染色技术
6.1 苏木染紫
6.1.1 古代文献中的苏木
6.1.2 苏木的铁盐媒染法染紫
6.1.3 苏木的碱性媒染法染紫
6.1.4 苏木与蓝靛(蓝草)套染法染紫
6.1.5 小结
6.2 紫草染色
6.2.1 史料中的紫草
6.2.2 紫草染色方法及实验
6.2.3 小结
6.3 红花染紫
6.3.1 史料中的红花
6.3.2 红花丝织物染紫实验
6.3.3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汉语史角度看《山海经》的成书年代[J]. 万群.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13(02)
[2]紫草价升探因[J]. 丁乡.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1(04)
[3]古代贝紫染色工艺的历史[J]. 郑巨欣,陆越. 装饰. 2011(04)
[4]论阴阳五行学说及其产生的时间[J]. 赵文. 宗教学研究. 2010(S1)
[5]山东青州香山汉墓出土彩绘陶俑初探[J]. 王燕玲. 文物春秋. 2010(02)
[6]红花色素成分的研究[J]. 马自超,寺原典彦.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8(02)
[7]紫草染料对真丝织物染色性能的研究[J]. 周秋宝,余志成,陈莹. 丝绸. 2002(05)
[8]唐代道士获赠俗职、封爵及紫衣、师号考[J]. 王永平. 文献. 2000(03)
本文编号:3547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547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