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南岸大学中医孔子学院中华文化传播情况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3 16:31
孔子学院是传播中国文化信息的重要机构,它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自从2004年11月21日韩国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以来,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孔子学院通过文化活动、课堂教学等方式,使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中国文化越来越感兴趣。伦敦中医孔子学院作为中英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在增进两国文化相互理解,展示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人曾经是伦敦中医孔子学院的学生,在读期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选择来中国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本文以伦敦中医孔子学院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伦敦中医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中医文化的传播情况、汉语教育中的文化传播及文化活动中的文化传播情况,归纳总结了伦敦中医孔子学院在传播中国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旨在提高伦敦中医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传播的能力,向世界展示中医药知识以,介绍中国文化。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是否开设专门的中华文化课调查结果
第三章伦敦中医孔子学院中华文化传播情况调查与分析-15-图3-1是否开设专门的中华文化课调查结果针对调查所在学校是否设有专门的中华文化课,80名调查者中仅24人选择“有”,56人选择“没有”,表明只有30%的学校设有专门的中华文化课,另外70%的学校都没有开设专门的中华文化课。而是否开设专门的中华文化课是检验中华文化在汉语教育中传播力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因为如果一个学校能开设专门的中华文化课,那么广大的汉语学习者就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认识并理解中华文化,进而有利于中华文化在本地的传播。但实际情况是,开设有专门的中华文化课程的学校并不多,这对于中华文化在当地传播是不利的。2.对中华文化课的兴趣度调查对于任何文化课程来说,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学习者对所学语言的所承载的文化感兴趣,他才有进一步学习这门语言的信心和积极性。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学习者的第一老师”,只有对中华文化课感兴趣,他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去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关于对中华文化兴趣的调查结果如下:图3-2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度调查统计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6-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汉语学习者都对中华文化课程感兴趣,其中非常有兴趣者占40%,兴趣一般的占38%,基本无兴趣者占23%。由此可见,大多数调查者对中华文化课程是有一定兴趣的,这与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广泛影响力是一致的,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文化课在伦敦南岸大学中医孔子学院的受欢迎度。3.最感兴趣的文化内容调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涵盖的领域比较广,而且涉及的面也很有深度。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很多汉语文化课程按照中华文化的类别做了分类,一般包括中国书法课、中华文化鉴赏课、中华美食烹饪课、中国历史课等。图3-3最感兴趣的文化内容调查统计在具体的感兴趣的课程方面,36人选择了中华美食烹饪课,占比最高,为45%;24人选择了中华文化鉴赏课,占比为30%;12人选择了中国书法课,占比为15%;仅有6人选择了中国历史课,占比为8%。而仅有2人选了其他,其选项为中医,占比为3%。从中可以看出,中医并不是大多数汉语学习者的兴趣课程,学员们普遍对中国的美食和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4.汉语教师主讲的中华文化内容调查汉语文化课程的学习离不开汉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因为老师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知中华文化。但是由于每个汉语老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不同、研究和感兴趣的领域不同,他们在实际课堂中偏好给学生讲解的中华文化内容也是不一样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交媒体下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研究[J]. 陈孝柱,雷小磊,张燕. 新闻研究导刊. 2018(24)
[2]伦敦中医孔子学院中医药传播研究[J]. 王思懿,张春月,陈铸芬.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05)
[3]孔子学院的海外传播策略[J]. 皮家璇. 青年记者. 2018(12)
[4]孔子学院在泰国的文化传播[J]. 谭淑玲. 新闻传播. 2018(04)
[5]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困境及其消解[J]. 宋佳琪. 记者摇篮. 2017(08)
[6]一带一路下中医文化的翻译与传播[J]. 张丽,张焱.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2)
[7]中国茶文化在英国的传播与发展[J]. 崇宁,季建芬. 芒种. 2017(08)
[8]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Medical Culture: Problems and Solutions[J]. 毛和荣,CAO Yue-hong. 海外英语. 2017(04)
[9]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影响力评估体系建构初探[J]. 安然,何国华. 长白学刊. 2017(01)
[10]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应对——以俄罗斯大学的孔子学院为例[J]. 韩丽君,牟岱. 人民论坛. 2016(11)
硕士论文
[1]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D]. 朱梦萩.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
[2]“5C”标准与对外汉语教学[D]. 杨慧.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孔子学院与中华文化传播论析[D]. 沈磊.天津师范大学 2015
[4]非洲孔子学院中国文化活动推广调查报告[D]. 沈甘露.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5]孔子学院节日民俗文化传播研究[D]. 陈烨辉.中央民族大学 2013
[6]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播中国文化的教学方式探索[D]. 周旎.广西大学 2012
[7]全球化视野下孔子学院的建设与发展研究[D]. 肖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
[8]中国唐代文化海外传播问题研究[D]. 葛震.辽宁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04741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是否开设专门的中华文化课调查结果
第三章伦敦中医孔子学院中华文化传播情况调查与分析-15-图3-1是否开设专门的中华文化课调查结果针对调查所在学校是否设有专门的中华文化课,80名调查者中仅24人选择“有”,56人选择“没有”,表明只有30%的学校设有专门的中华文化课,另外70%的学校都没有开设专门的中华文化课。而是否开设专门的中华文化课是检验中华文化在汉语教育中传播力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因为如果一个学校能开设专门的中华文化课,那么广大的汉语学习者就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认识并理解中华文化,进而有利于中华文化在本地的传播。但实际情况是,开设有专门的中华文化课程的学校并不多,这对于中华文化在当地传播是不利的。2.对中华文化课的兴趣度调查对于任何文化课程来说,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学习者对所学语言的所承载的文化感兴趣,他才有进一步学习这门语言的信心和积极性。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学习者的第一老师”,只有对中华文化课感兴趣,他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去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关于对中华文化兴趣的调查结果如下:图3-2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度调查统计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6-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汉语学习者都对中华文化课程感兴趣,其中非常有兴趣者占40%,兴趣一般的占38%,基本无兴趣者占23%。由此可见,大多数调查者对中华文化课程是有一定兴趣的,这与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广泛影响力是一致的,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文化课在伦敦南岸大学中医孔子学院的受欢迎度。3.最感兴趣的文化内容调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涵盖的领域比较广,而且涉及的面也很有深度。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很多汉语文化课程按照中华文化的类别做了分类,一般包括中国书法课、中华文化鉴赏课、中华美食烹饪课、中国历史课等。图3-3最感兴趣的文化内容调查统计在具体的感兴趣的课程方面,36人选择了中华美食烹饪课,占比最高,为45%;24人选择了中华文化鉴赏课,占比为30%;12人选择了中国书法课,占比为15%;仅有6人选择了中国历史课,占比为8%。而仅有2人选了其他,其选项为中医,占比为3%。从中可以看出,中医并不是大多数汉语学习者的兴趣课程,学员们普遍对中国的美食和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4.汉语教师主讲的中华文化内容调查汉语文化课程的学习离不开汉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因为老师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知中华文化。但是由于每个汉语老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不同、研究和感兴趣的领域不同,他们在实际课堂中偏好给学生讲解的中华文化内容也是不一样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交媒体下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研究[J]. 陈孝柱,雷小磊,张燕. 新闻研究导刊. 2018(24)
[2]伦敦中医孔子学院中医药传播研究[J]. 王思懿,张春月,陈铸芬.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05)
[3]孔子学院的海外传播策略[J]. 皮家璇. 青年记者. 2018(12)
[4]孔子学院在泰国的文化传播[J]. 谭淑玲. 新闻传播. 2018(04)
[5]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困境及其消解[J]. 宋佳琪. 记者摇篮. 2017(08)
[6]一带一路下中医文化的翻译与传播[J]. 张丽,张焱.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2)
[7]中国茶文化在英国的传播与发展[J]. 崇宁,季建芬. 芒种. 2017(08)
[8]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Medical Culture: Problems and Solutions[J]. 毛和荣,CAO Yue-hong. 海外英语. 2017(04)
[9]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影响力评估体系建构初探[J]. 安然,何国华. 长白学刊. 2017(01)
[10]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应对——以俄罗斯大学的孔子学院为例[J]. 韩丽君,牟岱. 人民论坛. 2016(11)
硕士论文
[1]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D]. 朱梦萩.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
[2]“5C”标准与对外汉语教学[D]. 杨慧.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孔子学院与中华文化传播论析[D]. 沈磊.天津师范大学 2015
[4]非洲孔子学院中国文化活动推广调查报告[D]. 沈甘露.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5]孔子学院节日民俗文化传播研究[D]. 陈烨辉.中央民族大学 2013
[6]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播中国文化的教学方式探索[D]. 周旎.广西大学 2012
[7]全球化视野下孔子学院的建设与发展研究[D]. 肖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
[8]中国唐代文化海外传播问题研究[D]. 葛震.辽宁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047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604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