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读经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09 18:02
“少儿读经运动”,是近些年在中国出现的一种教育和文化现象,它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由台湾知名学者王财贵先生传入中国大陆后,逐渐风行,并形成较为浩大的“读经热,,现象,对华人的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少儿读经运动”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读经教育”中存在着理论、方法、效用等方面的问题,使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受到读经反对者的强烈质疑。这些反对者与支持者之间展开了激烈地论争,形成近年教育界和文化界的持续热点。为深入理解“读经教育”的现象和实质,寻解“少儿读经”的未来出路,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访问法、实验观察法等方法,对“少儿读经运动,,的兴起原因、争议焦点、教育困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少儿读经”所引发的论争,是有文化、教育、道德、经济等方面的多种促因,并是当下中国社会诸多现实问题的折射,破解“少儿读经”的难题,需要从传统文化认识、读经教育定位、国际视野比较等方面进行考量和改进。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清末民国时期读经运动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读经运动史况
第二节 对清末民国时期读经运动的总结和反思
第二章 当前读经运动的缘起、发展现状、争论焦点与评析及历史比较
第一节 缘起和发展现状
第二节 争论焦点
第三节 对当前争论焦点的评析
第四节 当前读经运动与清末和民国时期读经运动的历史比较
第三章 对当前“读经热”的原因探讨
第一节 “读经热”成因中的文化因素
第二节 “读经热”成因中的教育因素
第三节 “读经热”成因中的道德因素
第四节 “读经热”成因中的其它因素
第四章 “读经”与“反读经”争议背后的问题思考
第一节 争议显示了国人因传统文化价值和传承问题上的认知差异和由此产生的困惑和疑虑
第二节 争议显示了当前儿童教育研究“食洋不化”、“唯洋是举”的病象以及相关研究的不足和缺陷
第三节 争议也反映了当前少儿读经的教育困境和现实难题
第四节 正确认识和看待少儿读经现象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617429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清末民国时期读经运动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读经运动史况
第二节 对清末民国时期读经运动的总结和反思
第二章 当前读经运动的缘起、发展现状、争论焦点与评析及历史比较
第一节 缘起和发展现状
第二节 争论焦点
第三节 对当前争论焦点的评析
第四节 当前读经运动与清末和民国时期读经运动的历史比较
第三章 对当前“读经热”的原因探讨
第一节 “读经热”成因中的文化因素
第二节 “读经热”成因中的教育因素
第三节 “读经热”成因中的道德因素
第四节 “读经热”成因中的其它因素
第四章 “读经”与“反读经”争议背后的问题思考
第一节 争议显示了国人因传统文化价值和传承问题上的认知差异和由此产生的困惑和疑虑
第二节 争议显示了当前儿童教育研究“食洋不化”、“唯洋是举”的病象以及相关研究的不足和缺陷
第三节 争议也反映了当前少儿读经的教育困境和现实难题
第四节 正确认识和看待少儿读经现象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617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617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