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国外教材设计模式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7-10-17 02:19

  本文关键词:国外教材设计模式研究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教材设计模式 泰勒原理 精细加工理论 认知心理学


【摘要】:教材设计模式是在教材设计的实践中总结教材设计与开发的经验而逐步形成的,是对教材设计过程简化的、理论化的描述。其最直接的作用是对教材设计操作进行宏观的规范。通过对国外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教材设计模式的评析,可以使我们清楚地了解教材设计模式的特点及内涵。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教材设计模式 泰勒原理 精细加工理论 认知心理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培训教材设计研究”(项目批准号:06J880015)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教材设计模式,也称为教材设计的过程模式,是在教材设计的实践中总结教材设计与开发的经验而逐步形成的,是对教材设计过程简化的、理论化的描述。教材设计模式通常在宏观上规定了教材设计活动的主要任务及流程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于该模式的教材设计理论的一些基本观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向阳;周红妹;;论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教材的形式结构要素与功能类型[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房林玉;郝德永;;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的重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3期

3 高颖;;高职涉外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教材的改革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年17期

4 毕华林,陈勇;初中化学教科书中探究活动的设计分析[J];化学教学;2004年10期

5 梁琨,吴俊明,黎良枝;介绍美国教材[J];化学教学;2005年03期

6 刘广宏;;“酸雨”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学;2005年12期

7 许小忠;;关于燃烧着木片上的氧化铜被还原的实验探究[J];化学教学;2006年03期

8 骆秀云;胡玉娇;;在高中化学新教材使用中对探究性学习策略应用的思考[J];化学教学;2007年10期

9 肖红梅;;上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你已经知道什么”栏目的分析和使用[J];化学教学;2008年02期

10 徐宜秋;;运用图式理论指导初中化学概念教学[J];化学教学;2010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沙清;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爱琴;高一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衔接与具体做法[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锋;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敏;生成性教学改革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铁华;观念为本视角下的《原电池》教学实践调查[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琳;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有效性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坚;福州市城区小学教学质量管理的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游荔密;高教版与语文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数学(基础版)第一册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鹏;新《指导纲要》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类教材结构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雪琼;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邦睿;余明莉;;简论课程的“泰勒原理”[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2 郭峰;饶异伦;;基于泰勒课程原理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研究[J];职教论坛;2006年06期

3 马万芳;强瑞芬;;泰勒原理对我国高中新课程的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6期

4 杨泽忠;;略论校本课程的建构[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9期

5 冯雯雯;;泰勒原理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借鉴意义[J];机械职业教育;2009年09期

6 曹春凤;;试论“泰勒原理”[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7 刘祥辉;程家福;;从泰勒到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的解读及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8 易彩纯;;“泰勒模式”下的课堂设计探究及实践[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赵月娥;;现代课程与后现代课程的比较和融合[J];沈阳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10 姜际春;;从泰勒到多尔——课程观的解读与演变[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凯文娟;;基于泰勒原理的我国职业教育课程问题与对策浅析[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陈洁;;泰勒原理与“校本课程”的建构[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叶晓玲;邱晓丹;;论精细加工理论和成分显示理论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鸿文;精细加工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川;提供核心与非核心意义下多义词习得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天云;基于SCORM的网络课程内容组织的研究与开发[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肖萍;公共知识与个体知识的整合[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苏德林;高中校本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纲要的构建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飞;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毛明;自传体记忆研究的新进展及一些相关问题的验证[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孔维宏;基于学习设计规范的学习内容管理系统设计[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林英;广州市普通高中教师课程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广州大学;2010年

10 郭霞;高中生地理SBCD与生态主义课程理论的协同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46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46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0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