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知识及其在网络教育中的传递
本文关键词:隐性知识及其在网络教育中的传递
【摘要】: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隐性知识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隐性知识进行了重新定位,分析了其在教育教学中的表现形式,并着重探讨了隐性知识在网络教育中进行有效传递的方式和途径。
【作者单位】: 聊城大学教育传播技术学院 聊城大学教育传播技术学院 聊城大学教育传播技术学院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网络教育 传递 显性化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随着知识管理和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主张把人类的知识划分为两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同时,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以往经常被忽视的隐性知识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且在教育中更为突出。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隐性知识在教育中的运用进行深入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蕾华;浅谈灵感思维的运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11期
2 钟志贤;陈春生;;作为学习工具的概念地图[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1期
3 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10期
4 洪明;内隐知识理论及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家正,杨世国,李伟,郭世平,朱广化;新课程理念与数学教学实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邵忠德;丁荣锦;李健;;高中生化学学科素质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王传兵;;初中地理教师结构特征及专业化发展策略——基于安徽省合肥市十所学校调查现状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孙丽;;立足现代教育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陈克军;;创新高职生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黄志坚;吴健辉;贾仁安;;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的农业技术传播的仿真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7 郑文霞;;学习风格对基础英语教学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黎雅菊;;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9 陈荣;;《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中的问题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10 张赫然;;把爱心撒向被遗忘的角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伟玲;;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焦蓓蓓;;中小学数学衔接的有效方法——浅议有轨尝试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吴心平;;教师首先应该重视语音的学习与提高[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伊秀莲;;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尝试与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5 梁春怡;;初中生物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与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童美玲;;与时俱进,,拓展地理教学新思路[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鲍金小;扎木苏;;“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8 吴建新;林波;;创新人才培育的环境建设——民主化教育[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玉龙;徐红;;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必须认清的十个关系[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玉龙;;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要正确树立“五观”[A];第六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钟义信;知识论:核心问题——信息-知识-智能的统一理论[J];电子学报;2001年04期
2 裴新宁;概念图及其在理科教学中的应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8期
3 肖广岭;隐性知识、隐性认识和科学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巍;李玉斌;姚巧红;;促进隐性知识建构的网络学习活动设计[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年05期
2 ;思科与广东教育系统探讨网络教育新策略[J];电信科学;2000年05期
3 张倩苇;韩国网络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1年02期
4 邹祝;利用局域网开展网络教育的设想[J];中国水运;2001年08期
5 宋德如,张晓旭;论网络教育的负向效应及其纾解[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6 刘柱;论信息时代的网络教育[J];中国冶金教育;2002年01期
7 柯有香,晏志军;网络教育资源建设 网络教师培训及其展望[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泰格;;网络教育:网络经济的“金矿”[J];信息产业报道;2002年11期
9 阎广芬;张杨;;美国的网络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2期
10 陈焱;网络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整合[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振宇;;网络教育任重道远[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2 赵铁成;;论网络教育的属性与作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陈蜀宇;张宇超;郭盛荣;曹俊勇;;国产Linux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分析[A];重庆市首届工程师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建华;;对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5 章国英;胡继岳;曹洪欣;;网络教育中的人性化教学模型研究[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章国英;胡继岳;曹洪欣;;网络教育中的人性化教学模型研究[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万伦宇;;浅析网络教育概念及功能定义[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8 吴品云;;网络教育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方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西卷)[C];2010年
9 吴品云;;网络教育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方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10 黄春燕;;网络教育短信平台——信息时代班主任工作的新助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红月 实习生 廖奕文 徐正辉;网络教育亟待体制放开[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于志宏;听院士说网络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记者李亚彪;网络教育撑开一张“网”[N];人民日报;2003年
4 闫丽荣;浅谈网络教育[N];陕西日报;2003年
5 黄s
本文编号:1046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46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