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角色适应问卷的编制
本文关键词:大学新生角色适应问卷的编制
【摘要】:结合对大学新生的深度访谈及心理专家的意见,编制出基于心理健康的《大学新生角色适应问卷》。通过对广西几所本科院校518名大学新生数据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676名大学新生数据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角色适应问卷由一般角色适应性、地位角色适应性、人际角色适应性、经济角色适应性和生活角色适应性五个维度构成。五个因素共34个题项,能够解释总变异量的46.65%,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0,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69~0.81之间,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在0.21~0.72之间,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60~0.79之间,修正模型的拟合指数x2/df为3.20,RMSEA为0.06,NFI为0.91,NNFI为0.93,CFI为0.94,问卷具有好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角色适应 大学新生 角色适应问卷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创始人哈特曼将适应看作是一种有机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一种不断地与环境相适合的连续运动[1]。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也提出人格发展八个阶段,认为每一发展阶段都存在着一种发展危机,不成功解决则会削弱自我力量,阻碍对环境的适应,造成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陶沙;从生命全程发展观论大学生入学适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肖琼;肖玮;;大学生心理适应过程的验证[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王维杰;;大学新生人际适应问题的调研[J];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4 冯廷勇,李红;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2年01期
5 陈君;;《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的编制及信度和效度检验[J];咸宁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傅茂笋 ,寇增强;大学生适应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9期
7 郝文清;;大学新生环境适应问题与应对措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课题组;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报告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朱祖林;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问卷结构设计的信度效度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彭永东;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达成的途径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倪海;王明涛;;高校心理咨询网站建设初探——基于B/S模式的网站设计与实现[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邓永财;编辑性格与编辑工作[J];编辑之友;2002年05期
6 阮鹏;大学新生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及预防[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于坤章,宋泽;信任、TAM与网络购买行为关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5期
8 李慧莉,张庆林;初一新生学习适应过程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1期
9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10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郑日昌,邓丽芳,张忠华,郭召良;《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言彩;韩玉启;;转换障碍对满意和重复购买意图影响的实证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陈晓红;王傅强;;我国东中西部中小企业外部环境的实证比较研究[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书刚;;19世纪末—20世纪中叶台湾同胞的祖国情结[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旭珊;娄秀红;;同伴关系与大学新生适应[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俊红;张爱卿;;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归因特点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陈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效果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华容;谭顶良;田野;;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调查与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徐哲;赵懿清;;服务管理差距与服务质量差距之间关系模型的研究[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陈劲;景劲松;沈祖志;;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项目风险作用机理研究[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潘文安;;基于整合能力的供应链伙伴关系与企业竞争优势研究[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林祥;认知心理学的联结主义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石伟;自尊的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秀君;学习成功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敖小兰;中国局处级干部领导能力及有关特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亚南;加工速度、工作记忆与思维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郑发祥;从鲁宾斯坦到布鲁什林斯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丹芬;中医气质学说及中医气质量表(TCM-QZS)的初步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9 景劲松;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项目风险识别、评估、动态模拟与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龚志周;电子商务创业压力及其对创业绩效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荣;中学师生对攻击行为的归因与行为应对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黎伟;大学生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修巧艳;米契尔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毕重增;职业能力倾向量表EAS的修订[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亚妮;中学校长人际交往品质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7 刘慧群;交往的心理学审思及其在教育改革中的理性定位[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徐光芳;网络时代的文化互喻特征与亲子互动方式的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公续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中国现代教育理念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陈君;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沙;从生命全程发展观论大学生入学适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陈建文,王滔;关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与功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3 童秀英,姜雅东,刘伟洋;职技高师低年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的调查研究[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李悦辉;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及教育的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5 赵铭锡;学生心理适应不良者人格特征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5期
6 潘晓东;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7 赵波;论大学生生活适应问题及对策[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樊富珉;社会现代化与人的心理适应[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9 杨泰;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10 于丽萍;论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莉莉;肖丽娟;;大学新生适应研究综述[J];林区教学;2011年08期
2 刘幸娟;纪伟;;心理学视角下大学新生自我和谐与自我同一性的相关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7期
3 李远贵;;浅谈大学新生的心理矛盾与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3期
4 张春艳;;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应对措施[J];林区教学;2011年09期
5 吕叙杰;;浅析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10期
6 魏学飞;;大学新生的心理困惑及其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2期
7 张莉;;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探析及教育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8期
8 路红显;;增强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9 胡岚;刘翠翠;秦红霞;;大学新生心理普查后不同形式的心理干预效果评价[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严立宁;马静涛;于聪;;关于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彩琴;;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教育探析[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赵会春;;大学新生常见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及相应教育策略[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魏军妹;王秀娜;;多维IRT模型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数据中的探索性应用[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李晓波;詹丽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李悦;柯本忠;;大学新生的挫折心理分析和应对策略[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张继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经验刍议[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7 张柏华;;大学新生中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人格和心理状况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8 徐银儿;陈毓麒;;140例大学新生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陈张彩云;张燕明;何镜炜;;香港浸会大学新生中新移民对心理素质、生活技巧及学习能力的自我评估[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田晓红;;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翠敏 通讯员 刘岩;顺义近八百困难大学新生获救助[N];北京社区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郭妍 实习生 韦政希;大学新生如何度过情绪焦虑期[N];陕西日报;2010年
3 记者 李琼燕 通讯员 张鹏飞;我省设“扶残助学基金”资助 贫困残疾大学新生完成学业[N];陕西日报;2011年
4 记者 杨媛媛;贫困大学新生可获6000元救助[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1年
5 记者 吴杰文;457名大学新生喜摘“星”[N];潮州日报;2011年
6 记者 童曙泉;贫困大学新生救助金增至4500元[N];北京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蔡威;300余万元 助贫困大学新生梦圆“象牙塔”[N];乐山日报;2009年
8 记者 严运涛 通讯员 黄宣 实习生 陈瑜 朱芸霞;卓尔1000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N];湖北日报;2011年
9 记者 张德智;2010宁夏“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启动[N];华兴时报;2010年
10 韦琨;1993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资助[N];南宁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华;当代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佘丹丹;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及适应不良群体的干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马薛娟;我国聋人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4 何爽;大学新生分离—个体化与家庭亲密度、学校适应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时艳阳;社交自我效能感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芹妹;大学新生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宇;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司秀玲;大学新生的角色适应与心理健康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黄岩弟;大学新生依恋、情绪智力及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晓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60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60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