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科尔伯格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的借鉴意义

发布时间:2017-10-25 12:04

  本文关键词:科尔伯格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的借鉴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科尔伯格 德育思想 借鉴意义 学校道德教育 道德发展水平 德育方法 儿童 隐性课程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学生


【摘要】:科尔伯格是西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创立者,他对德育规律、德育方法以及德育的实质等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他的德育思想对各国道德教育理论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给我国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作者单位】: 黄淮学院;
【关键词】科尔伯格 德育思想 借鉴意义 学校道德教育 道德发展水平 德育方法 儿童 隐性课程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学生
【分类号】:G410
【正文快照】: 劳伦斯·科尔伯格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道德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学家,也是西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创立者。他在接受西方重智论的传统影响下,继承了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观,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德育思想,在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和道德教育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被誉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德昌;孔子德育思想简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2 赵家骥;孔子德育思想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3 郑其龙;;孔子德育思想略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1年03期

4 徐毅鹏;;吉林省教育史研究会成立[J];中国教育学刊;1981年01期

5 藤田昌士;凌娟;;英美德育理论的动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2年02期

6 王文运;;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德育思想——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J];黑龙江高教研究;1983年04期

7 李道仁;;学习马克思的德育思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05期

8 钱忠源;;要教育青年学会做人——学习杨贤江德育思想札记[J];天津教育;1983年01期

9 J.索尔蒂斯,闵家胤;论教育哲学的前景[J];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03期

10 J.珀他 ,J.施维勒 ,戴侃;美国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J];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改凤;;学习陶行知德育思想 教人求真 学做真人[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2 荆世华;;“教人求真” “学做真人”——浅议陶行知的德育思想[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3 周国斌;;实践陶行知德育思想 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4 刘惊铎;;张载德育思想中素质教育理趣[A];“张载关学与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黄君萍;;海瑞教育思想论纲[A];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6 卓国卫;;试论陶行知先生的人格魅力——参加全国陶研骨干培训有感[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7 屠棠;;素质教育的核心与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现实意义[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8 陈明华;;陆九渊德育思想的现实转换[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9 陶澍;;德育创新在职业学校教育现代化中的位置和作用[A];首届"华星杯"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优秀论文评选[C];2004年

10 杨涛;;终身德育思想是教师的灵魂——对叶圣陶先生终身德育思想的学习与实践[A];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暨教育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耀灿;“全员德育”理念——对邓小平德育发展战略的新分析[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刘云杉;“The Educated Person”or“The Educated Male”?[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3 孙建业;德育:首先要从怎样做人教起[N];辽宁日报;2002年

4 ;大力实施德育创新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N];吉林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陈晓蓓;让德育走进“现代时”[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董云平;育德于心 成德于行[N];黑龙江日报;2004年

7 王孔平;门里更有野蛮人[N];中华读书报;2004年

8 市委中心通讯组记者 韩起明 陕西日报记者 云献科;让德育在创新中升华[N];宝鸡日报;2005年

9 林淼;必须从道德哲学上寻求答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肖莹莹;欧洲欢迎美私人股权投资[N];经济参考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美英;中华传统道德与当代学校道德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马晓冬;中学生道德行为效能感的发展及其与道德行为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海涛;科尔伯格道德观初探及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祖红;邓小平德育理论及在新时期的实践与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昝玉林;论现代高校德育的主体性原则[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马纯红;皮亚杰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段慧兰;论德育话语及其更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陈明华;陆九渊德育思想对高校德育的现代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杨敏;论《淮南子》的德育思想[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威;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93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93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a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