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游戏资源的设计
本文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游戏资源的设计
【摘要】:教育游戏的兴起使得教育领域又有了新鲜的血液,用历史题材的教育游戏将学生引入历史学习情境已成为历史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堂教学需求设计了一款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飞速送信"游戏,在提供一种优良的教学资源的同时,也为同类历史类教育游戏的研究提供启示。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教育游戏 资源设计
【分类号】:G434;K25
【正文快照】: 1历史教学与历史题材教育游戏1.1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教育部为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必修课,旨在帮助大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内在规律。对非历史专业和本身对历史毫无兴趣的学生来说,显得枯燥乏味,即使教师丰富的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愉;付震蓬;罗慧;隋涌;;Flash互动游戏的开发与设计[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王琳;刁永锋;王静芳;;利用Flash为初中化学打造游戏化学习环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16期
3 田爱奎;侯强;贾永新;;基于数据库的FLASH教学游戏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19期
4 黄石;;论游戏设计的基本原则[J];装饰;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丽;;游戏型课件的交互界面设计[J];才智;2009年35期
2 曹翔;余雪丽;;FLASH煤矿救护游戏的开发与设计[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9年07期
3 张成功;刘晓莹;张军征;;《计算机病毒》教学游戏的设计[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2年01期
4 楚学娟;王硕;;浅析电脑游戏在网络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曾哲军;杨鹏;;动态Flash网站架构探索[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8年07期
6 陈玉梅;;基于社会化网络的游戏设计课程实验项目的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9年07期
7 徐浙君;俞淑燕;;基于ActionScript 3.0的游戏设计框架探索[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0年03期
8 曹晶瑜;沙景荣;;对教学游戏设计规则的若干思考——以RPG游戏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10期
9 王继新;徐婷;;教育RPG游戏角色的设计探析——以教育游戏《虎门销烟》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08期
10 陈小峰;彭飞;;基于Flash小学英语词汇学习教育游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年2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毛曙阳;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雍花;基于理解的小学教育游戏设计与实现[D];江南大学;2010年
2 刘艳丽;小学数学游戏型课件的设计与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高飞;成功游戏的可玩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高淮微;教育网络游戏的设计及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肖宏;教育游戏软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顾汉杰;基于模糊策略的教育游戏的设计[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璐;基于树木科普知识的三维游戏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侯衍捍;小学英语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徐进;网络游戏中的游戏性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宫树梅;历史题材教育游戏的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纯国;;游戏化学习与电脑教育游戏探微[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周国栋;;Flash与数据库的连接技术[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程君青 ,孙祯祥;多媒体课件内容实时更新的技术实现[J];教育信息化;2005年11期
4 孙晓红;;物理教学中Flash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3期
5 孙莅文;邓鹏;祝智庭;;基于娱教技术的体验学习环境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志彬;;新课标下关于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2 ;《历史教学》(下半月)第104卷(2011年1~6期)总目[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06期
3 马利;;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J];青年文学家;2011年15期
4 谢月新;;创新历史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5 霍林峰;;历史教学中的“三法互动”略谈[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6 司小敏;;浅谈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J];神州;2011年11期
7 宋晓晴;;做好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
8 李杏娟;;地理知识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9 李金梅;;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艺术水准[J];群文天地;2011年09期
10 张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尚纯;;关于在近现代史中加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教学与研究的探讨[A];五十年社会变迁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第二届第三次理事会暨第七次学术研讨会纪要[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3 孙艺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探微[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4 范文明;;“教”与“学”过程中的“供求”平衡[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5 徐奉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案例教学的一则示例分析[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6 胡俊修;唐苏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为例[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7 郭德宏;刘景泉;;前言[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杨秋;;从教育和游戏的关系探析博物馆教育游戏的意蕴[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永璞;;序言[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蔡乐苏;;时代精神、主体地位与中国近现代史书写[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街道第三中学 高新红;九年级历史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N];学知报;2011年
2 禹州市夏都中心学校 夏高宇;略论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素质教育[N];许昌日报;2011年
3 团风县实验中学 杜志华;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N];黄冈日报;2010年
4 宝塔区第五中学 冯肄楠;历史教学与多媒体[N];延安日报;2009年
5 贺续国;浅析历史教学中的史实与文学[N];黔西南日报;2010年
6 咸安区永安中学 王晓敏;历史教学中的“逆向教育法”[N];咸宁日报;2010年
7 威宁自治县黑石中学 夏井岗;历史教学要讲究方法[N];毕节日报;2010年
8 江苏省盱眙县马坝初级中学 范兰江;历史教学中的爱国情感[N];学知报;2010年
9 江西省上高中学 朱铂宁;浅谈历史教学中语言的恰当运用[N];学知报;2011年
10 河南省镇平县安子营乡二初中 霍振军;浅谈历史教学的转变[N];学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家军;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基本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郭建;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文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黄立;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1965)[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黄芳;中国第一本旅行类刊物[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朱继军;中学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邹涵;香港近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研究(1841-1997)[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郑流爱;“平生怀抱在新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孙崇文;抗战以前中国基督教大学及其学生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彭淑庆;国家、地方与社会[D];山东大学;2009年
10 滕峰丽;戴季陶的前期思想与三民主义(1909-1928)[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阿莲;文理分科后历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东峰;非智力因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红明;中学历史教学与科学精神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董宇红;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福红;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邓翠萍;初中历史教材中的美育素材及其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晓霞;关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教学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姚淑慧;中学历史教学与健全人格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才俊;中学历史教学“互动启发”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史春静;中学历史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34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1342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