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地区新课程改革与教师适应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6 21:34
本文关键词:西南民族地区新课程改革与教师适应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西南民族地区 新课程改革 教师适应 比较研究
【摘要】: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并主动参与新课程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西南民族地区教师进行调研,从学校类型、民族、性别、教龄等方面对教师适应性进行分析比较,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情况并探究影响其适应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西南民族地区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适应水平,但总体水平不高。影响因素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主观因素以教师难以转变教育理念最为突出,客观因素主要在于评价机制的滞后,课程资源紧缺,教师培养、培训内容和方式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等。针对以上分析,笔者提出推进西南民族地区新课程改革的建议:加大西南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构建与新课程相匹配的教师评价体系,,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等,以期推动西南民族地区新课程改革的前进。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632.3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井晶;小学英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爱虹;新课程背景下农村高中英语教师教学适应性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梅;新课程背景下北碚区初中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适应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戴留喜;蒙语授课中小学教师新课程教学适应性的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秀;农村地区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适应性反思[D];西南大学;2008年
6 刘红梅;我国综合课程实施中教师的适应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母松灵;高中语文教师新教材适应性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49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149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