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与求职自我效能感

发布时间:2017-11-20 23:05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与求职自我效能感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择业价值取向 求职效能感 横断面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和求职效能感的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择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和求职效能感量表对189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1)男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取向得分高于女大学生(93.0±5.3/91.7±4.7,P=0.029),而社会价值取向得分低于女大学生(80.6±5.1/82.1±4.0,P=0.043);(2)男大学生求职效能感得分高于女大学生(60.3±8.3/57.7±11.0,P=0.048);大城市大学生求职效能感得分高于小城镇、农村大学生(62.4±8.5/58.3±9.0、57.2±11.2,P=0.009);(3)择业价值取向变式对求职效能感各维度的解释比例为1.0%、1.1%,而求职效能感变式对择业价值取向各维度的解释为1.9%、0.6%。结论:(1)男大学生倾向于个人价值的择业价值取向,女大学生则倾向于社会价值;(2)男大学生的求职自我效能感总体评价高于女大学生,来自农村、小城镇大学生的求职自我效能感总体评价低于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3)典型变式能够较好地解释求职效能感和择业价值取向的观测变量,但是择业价值取向与求职效能感之间并不存在好的解释力。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规划课题“学生职业决策中的心理因素及其干预的研究”项目(FBB070459)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有效的职业决策不仅有益于个体,而且也有益于整个社会。早在20世纪初,Parsons就提出个体“明智的职业选择”的三联模型[‘1。此后,个体一职业匹配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主宰着整个职业心理学川,但是个体与其职业之间如何才能实现匹配呢? Dawis等的工作调整模型认为个体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龙娟,佘贤君;大学生择业标准调查[J];吉林教育科学;1999年01期

2 丁妙珍;;高职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关系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3 刘毅;职业辅导中男女生自我效能感的差异[J];教育评论;2001年02期

4 游洁;大学生归因风格、价值观和寻求社会支持的关系[J];统计与决策;2004年04期

5 郑伦仁,窦继平;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定量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6 方俐洛,,白利刚,凌文辁;HOLLAND式中国职业兴趣量表的建构[J];心理学报;1996年02期

7 王沛,康廷虎;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的编制及初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5年02期

8 周u&,徐海波;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综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年04期

9 胡艳红;刘霞;;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比较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张秀阁,吴江,张杏钗;城乡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我意识影响的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婧;;护理中专生的职业兴趣调查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李恒庆;张海文;;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3 申玉;王晓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J];沧桑;2008年01期

4 康廷虎;王沛;;信息的不同效价匹配对决策者职业决策行为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年04期

5 罗秀英;熊书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述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贺伟婕;;地方性高校本科毕业生职业价值取向初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李斌;;高职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心理品质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李南雁;郭晓微;李龙光;;基于上海某高校工商管理学院为例的大学生职业倾向调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1期

9 李锐;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专生职业价值观的定量研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10 李艳;杜国民;张彰;;呼伦贝尔学院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研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玉柱;金盛华;;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等同性验证[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吕厚超;严洁;;职业价值观的心理维度与问卷编制[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康廷虎;王耀;;大学生职业心理结构的数据模型建构[A];2012年甘肃省“食品安全与健康生活”学术年会论文集粹[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峰;儿童抑郁症状应激—认知易感模型的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孙远路;西南民族地区中学教师工作胜任力主要构成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杨雅婕;大学毕业生职业心理适应整合测验方案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寸晓刚;中国人职业个性测量工具(CVPS)的建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王浩;地方大学生军事择业心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6 胥兴春;教师工作价值观及其影响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刘晓红;初中生群体生活经验与社会认知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彭志越;高校学生社会支持的发生与扩展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彭川宇;知识员工心理契约与其态度行为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曾维希;大学生的生涯不确定感类型与症结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晶晶;硕士研究生职业决策困难与职业自我效能感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尹德凤;职业价值观对女硕士职业兴趣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姚苏静;兼职大学生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姚颖;中部地区基层公务员职业价值观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李贞;硕士研究生适应性、社会支持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沈洁;职业心理测验在大学生职业心理适应中的效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周杰;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蒋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明晖;幼儿师范学校学生职业意向及相关因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强;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冬梅,李丹;当代大学生择业状况调查分析及工作对策[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潘燕;女大学生恐惧成功心理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3 梁龙娟,佘贤君;大学生择业标准调查[J];吉林教育科学;1999年01期

4 申勤俭,李娜;大学生择业心理、择业观念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李家华,吴庆;2000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1年03期

6 郑伦仁,窦继平;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定量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7 狄敏,黄希庭,张志杰;试论职业自我效能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龙立荣,彭永新;国外职业决策困难研究及其启示[J];人类工效学;2000年04期

9 郑日昌,张杉杉;择业效能感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心理科学;2002年01期

10 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心理学报;1999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姜飞月;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在大四学生职业选择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胡艳红;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因素分析及其与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朝霞;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及其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林;郭巍伟;梁执群;吴敏强;;大学生成就动机、择业价值取向与择业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3期

2 万金光;;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心理教育[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3 李忠华;浅谈大学生择业指导[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4 张元,刘俊昌,黄国华,王冲;浅谈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准备[J];中国林业教育;2000年06期

5 许晓青,赵耀;大学生择业心理调查及现状分析[J];青年研究;1994年12期

6 任文海;杜彦杰;;求职新理:每一把钥匙都可以打开一个天堂[J];成功;2000年06期

7 李高明 ,杨素荣;再论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准备[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8 沈R

本文编号:1208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208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d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