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十年焦虑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的元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25 01:00
本文关键词:国内十年焦虑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的元分析
【摘要】: 元分析(meta-analysis)最早由Glass等于1976年提出,实际上是一种文献综述的方法,被称作是“对分析的分析”。它的特点在于它能使用一定的统计技术综合某一课题的大量(定量)分析结果,并用一综合指标“效应值(effect size)”给出定量的结论。 焦虑与学生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是近年国内教育与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1997年至2006年的文献检索证明此题项的研究报告很多,但结果间有较大差距,效应值最大的为0.18,最小的为-0.68,造成结论正负相悖、莫衷一是。 本研究应用元分析对近十年国内探查焦虑与学生学业成绩关系的24项研究、99个效应值进行再研究,得到了焦虑与学生学业成绩关系的真实估计值即两者关系的总效应值r=-0.21149,p=0.00000。总效应值95%的置信区间为[-0.221480, -0.201446]。本研究结果支持焦虑与学业成绩呈负相关的普遍观点。 元分析结果发现该题项现有研究结果总体异质,为寻找原因进行了6次中介变量探查,检验出了2个有意义的中介变量:即量具类型和效应量来源,即认为原研究中使用量具类型的不同和效应量来源的不同是造成研究异质的重要原因。因此建议,日后在做焦虑与成绩相关的元分析时要注意剔除量具类型和效应量来源对效应量的影响。还有四个变量即年级水平、文章类型、发表时间和考察科目被检测为该题项研究的非中介变量。 本研究认为日后深化对该课题的研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进一步地细分有关焦虑与成绩关系的研究,比如可以按不同的量具探讨焦虑与成绩的关系。第二,扩大元分析的样本容量。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40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必基;叶一舵;;元分析在我国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yN;我国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元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春平;农村小学寄宿生焦虑状况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顾丹丹;小学生学校内焦虑问卷的修订及其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黄发杰;切分对高二学生中文句子阅读绩效的影响[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5 唐媛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元分析[D];武汉体育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224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224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