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立学校性教育计划与评估
本文关键词:美国公立学校性教育计划与评估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 公立学校 性教育 计划 评估 青少年性 性行为 禁欲 全面性 性活动
【摘要】:美国公立学校性教育计划不尽相同,教育内容和形式呈现多样化。不同内容的性教育计划在教育效果上各有评说。了解美国公立学校性教育计划和各界对性教育计划的评估,将有助于我国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思考学校性教育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福特基金会资助教育项目“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与社区性健康教育”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75-0553)
【分类号】:G571.2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美国公立学校在性教育的实施上一直存在两大教育计划,即绝对禁欲计划和全面性教育计划。了解美国公立学校对学生性教育的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各界对不同教育计划的评估,将帮助我国学校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深入思考在我国学校开展学生性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让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世隆;从中间性危机谈战后美国经济周期的缩短[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姚廷纲;战后美国经济危机周期的延长[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3 徐之河;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组织与管理[J];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4 孙宪钧;美国企业管理的发展及其特点[J];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5 梁兆民,徐启明;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J];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6 ;泽丹斯教授夫妇谈人口问题[J];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7 郑伟民;周期缩短,危机频繁是战后美国经济周期的特点?[J];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8 周子亚;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和战略形势[J];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9 ;研究明清秘密社会史人员太少[J];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10 ;美国经济学家邹至庄谈计量经济[J];社会科学;198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奎;;中国民办教育的十大利好因素——提交亚洲民办(私立)教育论坛[A];2004年亚洲民办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2 田汉族;;教育服务:从观念到实践[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3 曹夕多;;弗里德曼的教育券思想与浙江长兴的教育券实践[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4 袁连生;;我国教育财政问题的政治经济学解释[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5 王凤秋;;关于我国公立学校转制问题的思考[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6 段洪雷;;借鉴美国外包运营权私有化经验进行供水排水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建议[A];第4届流域管理和城市供水国际会议论文集(B)[C];2004年
7 田甜;胡亚才;俞自涛;;美国天然气市场法规及政策演化对我们的启示[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能源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刘苹;;美国环境与职业卫生学见闻[A];第三届环境与职业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肖惠敏;;让天文走进中学校园、走进日常生活[A];第六届海峡两岸天文推广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小强;;中美森林法比较研究及其对森林法修改的启示[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鹏;私立学校不同于私营企业[N];中国工商报;2000年
2 舒平;美国总统选举和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李丽;他们的课桌在哪里[N];工人日报;2000年
4 邓敏敏;民办高校遭遇“寒流”[N];工人日报;2000年
5 本报见习记者 杨清;透视中小学生留学热[N];广西日报;2000年
6 乔磊 邬秀基;小留学生在美国[N];华东旅游报;2000年
7 严纪哲;小留学生极难升入美国理想大学[N];经济日报;2000年
8 通讯员 王建运;民工子弟小学成了被遗忘的一角[N];联合时报;2000年
9 记者 汤水富;希望留学人员回国服务[N];人民日报;2000年
10 特约记者 骆晓;警惕西部大开发中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现象[N];人民政协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利霞;国家观念、市场逻辑与公共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包惠;美国产业研发的空间结构与科技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谢登斌;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程雪峰;媒介垄断与文化渗透:冷战后美国传播霸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王公龙;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D];复旦大学;2005年
6 张健;新闻自由与经济自由的和谐与悖谬[D];复旦大学;2005年
7 李恒阳;美国不扩散出口管制政策分析[D];外交学院;2006年
8 袁长蓉;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9 傅立文;信息、激励与金融监管制度选择[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杨梅;公立学校的一次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丞;我国新时期私立学校运行机制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梁瑞红;战后美国城市公立学校中种族合校的困境[D];厦门大学;2002年
3 孙华梅;美国密尔沃基市公助教育券政策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4 林平;美国公共教育新论:卡茨的观点[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罗程远;北京市打工子弟就学问题透视[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任芳;民办西京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7 余黎明;论未成年人校园伤害事故责任的承担[D];郑州大学;2004年
8 曹丽;二战后美国家校合作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9 王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视野[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纾然;校园中的孤岛:上海市公立中学国际部教育环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65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265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