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高等教育网络学习平台的比较及启示
本文关键词:中英高等教育网络学习平台的比较及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高等教育机构 网络学习平台 中国 英国开放大学 网络教育机构 开发与应用 教育网络 中英两国 教育平台 自主开发
【摘要】:网络学习平台作为网络教育的后台支持系统,对网络教育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阐述了中英两国高等教育领域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及应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我国未来高等教育领域网络学习平台的开发及应用提出若干建议。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项目“中、英高等教育领域中信息基础教育及网络教学状况对比”成果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世界各国的高等网络教育蓬勃发展,作为高等网络教育后台支持系统的网络学习平台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相继出现了以Blackboard、Firstclass、Moodle为代表的一些成熟而应用广泛的网络学习平台。中、英两国作为高等网络教育较为普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程建钢,韩锡斌,赵淑莉,陈刚,马勃民,杨超;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5期
2 王珠珠,张伟远;我国普通高校网上教学平台及网站建设的现状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2期
3 齐宏;;平台与教学平台建设的若干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1期
4 曲宏毅;韩锡斌;张明;武祥村;;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进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5期
5 王宇;张五红;;高校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选择、实施及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世平;;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韩锡斌,程建钢;构建大学网络教学环境的两个主要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4期
3 曲宏毅;韩锡斌;张明;武祥村;;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进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5期
4 高永兵;赵宇红;靳荣;;利用QQ群构建Internet计算机辅助教学平台[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9期
5 杨超,赵淑莉,程建刚,韩锡斌;构建实验教学网络支撑平台[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6 程建钢,韩锡斌;构建面向基础教育的区域网络教学环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7 谢统义;高校中小型校园网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王瑞梅;;西部普通高校网络辅助教学的现状及解决对策[J];甘肃科技;2007年02期
9 邓艳平,方丽菁;网上教学体系结构和安全性分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S1期
10 鲍日勤;;我国网络学院网站响应时间测试结果及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彦凯;网络教育系统管理技术及实现[D];上海海运学院;2003年
2 闭应洲;基于WEB的智能教学系统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3 黄建军;校园网络学习及其支持系统设计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敏霞;教师与信息技术制品相互作用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叶爱兵;基于.NET的交互式组件对象模型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与系统实现[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6 岳永恒;基于Agent教学系统中关键问题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5年
7 马文龙;基于Agent的个性化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孙淑梅;基于Web的网络课程制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凤琦;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教育培训模式的构建[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康学军;基于任务驱动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策略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远,王立勋;网上教学平台的特征之国际比较[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香港)张伟远;网上学习环境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及测评量表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7期
3 程建钢,韩锡斌,赵淑莉,陈刚,马勃民,杨超;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5期
4 陈静,程建钢,韩锡斌,翟焱;探究性学习支持平台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9期
5 王珠珠,张伟远;我国普通高校网上教学平台及网站建设的现状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2期
6 韩锡斌,程建钢;构建大学网络教学环境的两个主要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4期
7 韩锡斌,杨娟,陈刚;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数字校园的概念、架构和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8期
8 杨娟;韩锡斌;何良春;;构建大学网络教学资源中心[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2期
9 张智丰,梅红;网络辅助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屠中华,马永斌;促进研究生网络教学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世路;;战后日本高等教育结构的演变[J];外国教育研究;1981年02期
2 田华麟;;南朝鲜的大学毕业定员制[J];外国教育研究;1981年03期
3 马列主义教研室哲学教研组;关于我院公共哲学课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4 R.莫拉德,戚铁源;改革后的哥伦比亚高等教育[J];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01期
5 赵季;论省管综合大学的发展方向[J];思想战线;1982年04期
6 王桂;;日本高等教育的历史概况和现状[J];外国教育研究;1982年01期
7 刘翠荣;;日本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整备充实与改革[J];外国教育研究;1982年03期
8 赵季;;论省管综合大学的发展方向[J];教育发展研究;1982年04期
9 熊明安;;我国历代高等教育的管理[J];教育发展研究;1982年04期
10 苏真;国际教育统计点滴[J];比较教育研究;198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保万;;朱熹与书院文化[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方一兵;;论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技术创新现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程耿东;;中国高等教育迫切需要多样化[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刘献君;;21世纪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走向[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花卉高等教育机构科研人员、科研成果及在研项目介绍[A];中国花卉科技进展——第二届全国花卉科技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6 陈志新;;关于加快热带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7 舒醒;;论书院师生关系[A];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二)——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唐宇丹;麦克·奥尼尔;韩艺;冯桂强;崔洪霞;;植物园基础数据应用软件BG-BASE简介[A];中国植物园[C];2002年
9 熊汉文;;以学分互认和资源共享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庹莉;;质量与特色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长福;多形式 多渠道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N];河北日报;2000年
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志仁;我国应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N];科学时报;2000年
3 杨钋;扩张与合并 匈牙利高等教育新趋势[N];科学时报;2000年
4 陈继霞;举办民办高等学校或高等教育机构的条件、程序及需提交的申报材料[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记者 孙献涛 北京日报记者 戚海燕;北京民办学校形成优胜劣汰机制[N];光明日报;2001年
6 刘金菊 编译;继往开来的德国高等教育[N];科学时报;2001年
7 高德胜;英国改革学校本位师资培养模式[N];科学时报;2001年
8 波士顿大学国际高等教育中心主任菲力普·阿尔特巴赫 冯相如编译;WTO与高等教育商业化[N];科学时报;2001年
9 张娟娟;印度高等教育的扩张[N];科学时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赵一枫 赵正元;北京市民办高校现状如何?[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爱民;美国多元文化主义起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赵丽;跨国办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薇;苏格兰大学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4 金光(Balgan Altangerel);中国与蒙古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结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红霞;营利性高等学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侯龙龙;中国高等教育中的范围经济[D];北京大学;2004年
7 胡泽民;“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8 林莉;中国高校贷款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饶爱京;江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广盛;试论中世纪西欧大学的起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徐琴;我国民办高校复兴与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D];苏州大学;2003年
3 田洪芳;英国高等教育制度评介[D];苏州大学;2003年
4 王勇;大学参与企业培训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戚牧;某高职学校营销战略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6 赵红梅;当代美国女子高校的领导力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全雪辉;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谢彦红;新升格本科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策略[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晓玲;美国P-16教育改革政策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军;浅论武汉地区书院的变革与消亡[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822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282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