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12-14 17:29

  本文关键词: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罗杰斯 人本主义 学生中心 情感


【摘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作为第三势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在美国崛起。被誉为此学派之父的罗杰斯等大胆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构想,不仅使心理学走上了真正研究人性的科学道路,也为教育改革开辟了全新的天地。他的"患者中心疗法"强调人际关系的理想模式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在心理治疗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他将这一方法延伸到教育领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育观与教学观,并广泛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从而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以灌输式授课和封闭式考试为特征的教学模式,突出了情感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
【分类号】:G44
【正文快照】: 1人本主义的基本思想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在抨击行为主义传统主流心理学的弊端,批判与继承精神分析的结果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20世纪前50年间美国心理学界最有影响的心理学思想有两大派别:一为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另一为精神分析心理学派。行为主义者主张心理学应以行为而不是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文旗;;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问题与对策研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李群;;高中文理分科的国内外状况和现实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姜家生;;地方农科院校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吴玉梅;高校英语教师的作用及素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孙运兰;朱宝忠;刘小芳;;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郭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7 吴雪梅,郑海燕;探索新课程改革下教学评价的新形式[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8 余磊;心理定势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马锦华;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中的心理测验误差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10 闫拓时;;“以人为本”的教育学意义[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艳云;;西方学习动机理论的发展演变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刘海鹏;;关于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因素的调查研究[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洁;;幼儿期和童年期儿童音乐创造力发展的比较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金坡;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春瀛;高校教师专业化成熟度测评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徐志梅;中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及其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黄富峰;论道德思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付桂芳;自我调节学习结构模型的建构[D];吉林大学;2004年

9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鹏;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冬;积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功能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傅瑜;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概率统计认知水平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蓓;连云港市中专生学习倦怠现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杨欢;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指导策略的实践与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6 殷少萍;“3+2”分段制学生德育工作凸显层次化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顾文霞;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意义学习的实践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汪学军;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严敏;中职语文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张锋;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晓丽;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现实意义[J];韶关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2 黄碧玲;;罗杰斯“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及其对成人教学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7年10期

3 甘永宗,吴松;思想政治教育中“双主体”理论探析——从罗杰斯“患者中心”到“学生中心”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4年02期

4 丛爱玲;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评述[J];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06期

5 伍新春,冯忠良;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与教学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1期

6 吴梅作;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思想的浅析和借鉴[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7年01期

7 董素芳;;对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教育心理学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4期

8 李荷卿;;把智慧教给孩子[J];家长;2009年06期

9 倪海珍;罗杰斯的情感教学思想述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张年丰;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对政治课教学的启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倩倩;;陆王“心学”心理学意义微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周智彦;;谈联合办学生小区的建设与管理——观萨格勒布大学学生中心有感[A];研究与交流——北京高校后勤学生公寓工作研究论文集[C];2003年

3 孙涛;;一堂初三英语语法课的评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4 赵计平;;能力为本位的课程鉴定策略探讨[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史玉峤;;美国总统秘书中的失败者[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6 刘黎明;;论罗杰斯的主体性教学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刘黎明;;杜威“生长目的”论与罗杰斯“自我实现目的”论之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孟娟;;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新发展[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廖美玲;;咨客中心疗法述评[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洪焕梅;;英语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石贝贝;罗杰斯:A股再跌我会买进更多[N];上海证券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孔丽频;罗杰斯:卖掉中国股票是一个错误[N];中国改革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刘振冬 实习记者 韦夏怡;吉姆·罗杰斯:投资骑士[N];经济参考报;2009年

4 ;奥巴马任命白宫新秘书[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记者 杜娟 通讯员 陈耀荣;罗杰斯广州当“官”[N];广州日报;2010年

6 卜晓明;罗杰斯讥伯南克:只懂印钞[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大跌前,罗杰斯唱空中国股市[N];东方早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刘文元;罗杰斯:看多中国的投资大师[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9 英文虎报记者;罗杰斯:美元将难担当外储货币[N];经济观察报;2007年

10 马婧妤;罗杰斯:持续看好商品市场 H股值得投资[N];上海证券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卿菁;美国百老汇“整合音乐剧”[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2 尤娜;现象学—诠释学心理治疗的综合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林成琳;统一性传播理论[D];吉林大学;2007年

4 吴维宁;理科教师学业评价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漆海霞;国际军事冲突调停的三种策略效果比较[D];清华大学;2007年

6 丁格菲;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的建筑设计创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伍静;中美传播学早期的建制化历程与反思[D];复旦大学;2007年

8 房慧;经验学习的反思与建构[D];西南大学;2010年

9 闫守轩;论教学中的生命关怀[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鸿飞;论道家伦理思想对罗杰斯的影响及其对现代德育的启示[D];中南大学;2004年

2 于文华;基于.NET和XML的学生中心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3 管培超;小组文化与自我概念转变—学生中心课堂的个案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4 魏文欢;罗杰斯发展传播学观对中国农村发展的借鉴意义[D];兰州大学;2006年

5 季欣怡;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效益的优化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程玉芳;基于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建江;杜威以学生为中心德育主体观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尹丹;我国高校学生村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9 徐伟;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幼儿教师角色转变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热娜·米吉提;以学生为主的英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88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288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5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