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12-15 05:00

  本文关键词: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数字化校园 教育信息化 大学资源计划(URP)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高校都把"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建设数字化校园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在数字信息时代的必然目标,它将对中国高校教育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详细分析了现阶段高校数字化校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从建设的经历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思想,并就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单位】: 江苏科技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1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高校都把校园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全面建设工作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发展,国内外的一流大学在信息化建设上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最初由清华大学计算中心提出的“大学资源计划”(URP,UniversityResourcePlanning)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国栋,黄永中;关于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8期

2 沈培华,王映雪,蒋东兴,陈怀楚,常晓磊,刘启新;清华大学数字校园建设与思考[J];教育信息化;2002年02期

3 万里鹏,陈雅,郑建明;中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思考[J];情报科学;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芸;;关于数字化校园管理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陈海林;李海霞;王庆柱;;高校教师要重视网络教学资源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7期

3 谭少娟;;新时期高校办公室信息工作管理初探[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马琳;;对校园门户站点建设的思考[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段宝霞;;教育信息化投资问题与对策探析[J];教育与经济;2006年03期

6 郭淑霞,高敬惠,李玉海,刘国丽;教育信息化——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方式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2年12期

7 孔繁之;;高校数字校园管理模式探讨[J];教育信息化;2006年13期

8 蔡海鹏;易建国;唐卫东;;教育信息化与高职教育变革策略[J];教育信息化;2006年15期

9 王彰平;姜进军;聂瑞强;;浅析数字化校园的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03期

10 张文丰;;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2 曲思伟;面向数字化校园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D];吉林大学;2005年

3 靳玉萍;数字化校园的资源配置方案及其关键技术[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4 杨颖;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MIS系统开发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5 周伟;我国高校实施数字化体育教学及课程整合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冉彬作;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LDAP)在大学资源计划(URP)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5年

7 杨湛琳;基于WebSphere Portal的数字化校园统一门户平台的研究与构建[D];南昌大学;2006年

8 咸汝平;普通高校网络辅助教学中的师生异步交互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赵毅;高校校园计算机网络设计与实现[D];重庆大学;2006年

10 史鑫;面向共享数据中心的数据集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苏州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培华,王映雪,蒋东兴,陈怀楚,常晓磊,刘启新;清华大学数字校园建设与思考[J];教育信息化;2002年02期

2 王映雪,沈培华,俞盘祥;清华大学信息系统实现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庆;;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年02期

2 张静然;;区域整体推进数字化校园的创新实践——专访扬州市教育局周应华副局长[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4期

3 吴畅渠;;高等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0年04期

4 张建明;;基于“多网合一”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19期

5 刘荣;;扬州市区域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巡礼[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02期

6 蒋玉宇;;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考[J];广西轻工业;2008年11期

7 赵天;;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与对策[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8 钟洪;刘奕秋;;浅谈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J];消费导刊;2007年14期

9 张月琳;数字化校园建设探讨[J];教育信息化;2002年S1期

10 韩英鹏;李海燕;;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3 张仲祥;刘宏;;新时期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创新[A];广西计算机学会25周年纪念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樊昕;孙培国;吴昭利;;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5 胡凡刚;;教育信息化呼唤人文关怀[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朱建峰;;立足校本培训,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梁剑光;;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8 段宝霞;;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投资问题探讨[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徐福荫;;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邓长朋;;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蔚;教育信息化 没有终点[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2 山东省青州市第一中学 张立强 王爱胜;教育信息化,,我们期待什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3 韩振江;教育信息化要做的事不少[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谢涛;教育信息化:市场在哪?[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余峧;教育信息化突破“PC+课桌”模式[N];通信信息报;2004年

6 郑雅轩;教育信息化要把握“三个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金祥孔;白银区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N];白银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霍娜;农村教育信息化更重应用实效[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9 王晓飞;2009十大教育信息化事件[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记者 王珊 见习记者 鹿丽娟;教育信息化推进城关教育现代化[N];西藏日报(汉);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谢忠新;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郝兆杰;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8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熊才平;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理论与实施框架[D];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

10 荆永君;教育资源分布式配送与调度算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成;JD公司HG大学数字化校园系统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安胜;互联网与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陈国忠;盘锦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4 官伟强;珠海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立;教育领域数据存储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任建;知识管理在教育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林静;河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队伍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巍;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余寺涌;中国法学教育网络数据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赵欣;师生协作型虚拟学习社区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90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290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3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