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比较教育中文化历史研究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8-02-26 06:23

  本文关键词: 文化历史研究 比较教育学 转向 比较教育研究 历史主义 历史文化研究 国民教育制度 研究方法 全球化 教育研究范式 出处:《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比较教育研究范式朝多样化态势的移转,使得文化历史主义传统明显式微。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和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历史的比较研究在新的背景与内涵上正逐渐勃兴。在对文化历史研究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发展历程考察后发现,文化历史研究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经历了从强调文化历史的统一性到差异性、从注重文化历史的背景作用到研究主角的转变的过程。文化历史研究始终在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史上居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Abstract]:Since 1960s, with the shift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paradigm towards diversification, the cultural historicism tradition has obviously declined since 80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lobalization and postmodernism theory.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history is gradually flourishing in the new background and connotation. The study of cultural history has experienced from emphasizing the unity of cultural history to the difference in the research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The study of cultural history has alway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时见;刘揖建;;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及其走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容中逵;当前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借鉴问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梅雪芹;;从“人”的角度看环境史家与年鉴学派的异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李现平;比较教育学与教育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4 谷贤林;关于比较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5 钟启泉,黄志成,赵中建;开拓比较教育科学研究的新视域——兼论比较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6 王长纯;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论纲)——比较教育和而不同发展的途径[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7 项贤明;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比较教育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8 陈时见;论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及其建设[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9 付轶男;饶从满;;比较教育学科本体论的前提性建构[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10 郑富兴;范增钍;;比较教育研究与教育理论的中国原创[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谢勤亮;;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男星;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4 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D];厦门大学;2004年

5 李朝晖;知识与控制:中国古代科学教育的社会学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周泉兴;我军院校初级指挥军官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吴忠良;南高史地学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邓文初;民族主义之旗[D];浙江大学;2005年

9 田中初;当代中国灾难新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易兰;兰克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振改;关于教育行政职能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文星跃;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晓梅;对当代教育思想的比较与我国教育发展的构想[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4 李淑俊;现代国际教育贸易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5 蔡连玉;我国实质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模式研究:多学科的观点[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6 田洪芳;英国高等教育制度评介[D];苏州大学;2003年

7 俞前安;西部贫困地区女童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8 谢海燕;中美数学课程《标准》中“统计与概率”目标及内容设置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汪勤俭;中美医师资格考试的比较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10 方乐;美国政府与高等教育认证机构之间关系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春光,孙启林;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下的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再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郁真;世界比较教育学会第四次会议即将召开[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3期

2 朱勃;国外比较教育学的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3 ;比较教育学简介[J];江西教育;1981年02期

4 朱勃;比较教育学的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4期

5 郑仪;关于比较教育的教学内容——从一份《比较教育教学大纲》想起的[J];课程.教材.教法;1981年02期

6 金世柏;日本人论日本教育——记日本著名教育家平XZ益德的一席谈话[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3期

7 ;日本教育界著名人士平XZ益德先生逝世[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3期

8 苏真;新版的《世界教育事典》[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3期

9 求实;国外比较教育组织和机构简介[J];比较教育研究;1982年06期

10 吴自强;试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比较教育学[J];抚州师专学报;198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郭国庆;;比较编辑学的建立及其意义[A];出版转制与编辑工作——中国编辑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顾明远简介[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严奇岩;;王国维与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4 马早明;;民国时期: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初兴[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王娟 记者 练玉春;北师大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N];光明日报;2004年

2 陈文博;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制度[N];人民日报;2004年

3 何星辉 朱建华 杜再江 陈进;我为什么要办“贫困生超市”[N];中国民族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李晨;用比较的视角审视教育全球化[N];科学时报;2005年

5 瞿葆奎 郑金洲 程亮;二十世纪中国人的教育探索和智慧[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宋晓梦;顾明远的教育情结[N];光明日报;2006年

7 记者 宋晓梦;中俄首次开展大规模教育比较研究[N];光明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王庆环;期待中国大学“以学生为本”[N];光明日报;2006年

9 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会;浙江民企着力解决四大难题[N];杭州日报;2006年

10 史轩;在曲折中前行的教育心理学系[N];新清华;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琴;中英高中物理教材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俊景;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3 刘小丽;PDS:美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模式[D];河北大学;2005年

4 范拓源;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5 刘智力;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6 郭莉;美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7 苍金户;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8 王雪梅;美国中小学体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9 刘芳;美国MBA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10 陈燕华;中美护理本科专业课程理论及实践部分设置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36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536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1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