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对教师教育观念及教学方式的影响
本文选题:新课程 切入点:中小学教师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9期
【摘要】: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功能、内容、目标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新课程的实施,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要求中小学教师改变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要关注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发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system has great 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curriculum in function, content, goal and so on.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has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teaching method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which requires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to change the tendency to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imparting knowledge, and to pay attention to how the students behave and how to develop;Cultivate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attitude, form correct values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creative ability,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future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石家庄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号:200703072
【分类号】:G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建华;中小学教师在课改中必须“求真务实”[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5年01期
2 刘庆珍;;论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心态及对策[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4期
3 黎世法;;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实施的主要矛盾和存在的主要问题[J];异步教学研究;2002年03期
4 林亚莹;;我的语文课堂我做主[J];考试周刊;2011年16期
5 张艳梅;;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科学大众;2007年12期
6 高铭苑;;小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06期
7 张淑君;王国力;;新课程视域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3期
8 许金艳;;使职校生由差转优的方法探讨[J];魅力中国;2009年22期
9 殷燕;;浅谈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J];华章;2011年12期
10 李桢;;“问题意识”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胜凡;陈国民;秦玉芳;董建伟;;关于教学方式的思考[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黄庆坤;向兰花;;民办学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3 武岳;申继亮;王立娜;;教师创造性内隐观的——关于学生创造性培养的观念[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汪昌树;潘建强;罗林佳;;珠海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探讨[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5 薛俊玲;储芳;蒋宝泉;钟丕洪;何秀梅;刘洁;刘颖;周仕敏;;重庆市市区1345名中小学教师膳食食物摄入与营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夯实基础 转变职能 顺应潮流抓研训[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7 翁文磊;林贻真;;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报告[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8 樊召锋;俞国良;曾盼盼;;中小学教师竞争态度与职业倦怠的对比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马娟;陈旭;;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中小学教师课堂互动行为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储芳;钟丕洪;蒋宝泉;何秀梅;刘洁;刘颖;周仕敏;;重庆市市区1345名中小学教师膳食食物摄入与营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A];第11届中国营养学会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沐源;学生初小衔接 老师先做功课[N];青岛日报;2010年
2 记者 仝静海 董立龙;周济到张家口走访慰问部分中小学教师[N];河北日报;2009年
3 张建 陈瑞昌;南通中小学教师须拿继续教育学分[N];江苏教育报;2009年
4 记者 赵秋丽 通讯员 吕善锟;山东考评中小学教师实行绩效工资[N];光明日报;2009年
5 记者 鸣琦;中小学教师将增设正高级职称[N];陕西日报;2009年
6 记者李炜玢;我州年内施行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N];昌吉日报;2009年
7 记者 赖志凯;海南中小学教师年增5亿收入[N];工人日报;2009年
8 首席记者 员娟绸;全省中小学教师空编16322名5个县空编超过800名[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9 邓港 齐雷杰;河北:公办中小学教师校外兼职,可被解聘[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驻马店市教育局副调研员 侯保义;与中小学教师谈“课改”[N];驻马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涂怀京;新中国中小学教师法规研究(1949—2000)[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褚洪启;教育观念的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
3 陈韶峰;中小学教师的任用及其纠纷的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吴维宁;理科教师学业评价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力娟;中小学教师状态焦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李方安;论教师培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刘衍玲;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寇冬泉;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结构、特点及其与工作效果的关系[D];西南大学;2007年
10 杨新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敬业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照;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吴梅宝;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增益的问卷编制及特征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3 高志强;中小学教师教研心态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兆存;信息时代的中小学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艳霞;当代中小学教师能力的缺失与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伟;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自我规划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鲜良;我国中小学教师合法权利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慕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效果评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叶平平;论新课程体系下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琳琳;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有效性实证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03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703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