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方法的适应性变革

发布时间:2018-04-15 06:40

  本文选题:新课程 + 教学方法 ; 参考:《教育探索》2008年05期


【摘要】:课程改革了,课程目标和课程教材有了新变化,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适应性变革。新课程教学方法显示出综合性、活动性、随机性和现代化等新特点。教师应把握教学方法发展变化的走向,恰当运用和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Abstract]:Curriculum reform, curriculum objectives and curriculum materials have new changes, teaching methods also need to adapt to change.The new curriculum teaching method shows new features such as comprehensiveness, activity, randomness and modernization.Teachers should grasp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eaching methods, properly use and actively reform teaching methods.
【作者单位】: 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G42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宪胜;小学新课程改革回顾与存在问题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高选;体育教学风格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1期

3 林健;;教师教育资源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成人教育;2006年02期

4 张仲伟;;寻求教师专业发展与进行双语教学的探索[J];大连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5 潘美意;论远程教师在课行动研究中的角色转换[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3期

6 王毅;论课程整合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1期

7 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8 巩靖宇;高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9 杜国民;新课程条件下教师角色的“自我”回归[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余小茅;;试析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与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李彦武;;美国教改参照下我国中小学必修课程设置刍议[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于晓红;;新课程改革与图书馆资源建设[A];图书馆用户服务研究——山东省图书馆第十四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凯;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5 刘宇文;社本主义教育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黄爱峰;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任桂平;文化视野中的语文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惠红;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理论及其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运用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鑫德;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训练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鹤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的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海燕;关于构建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因子分析与理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旭;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春燕;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观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邝红军;教育辩证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赵宁宁;课程本质研究的文化哲学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梁春芳;中学服务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勇军;课程政策实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9 汪明春;预设与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罗儒国;教学理论应用的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舜卿;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第一期结业[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80年04期

2 罗大同;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串讲[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3 牟敦然;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J];化学教学;1980年04期

4 唐文中;高等学校的讲授课[J];求是学刊;1980年04期

5 蓝棣之;力求多作分析和比较——评阅一九八○年高考作文试卷有感[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6 陈之忠;语文教学的方法值得研究[J];安徽教育;1980年01期

7 蔡澄清;谈谈教研组工作[J];安徽教育;1980年05期

8 ;对渗透集合、对应思想的认识和教学方法的探讨[J];安徽教育;1980年07期

9 王怀信;《多收了三五斗》的特色和教学方法[J];大理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10 梁再宏;对于外语听说教学法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匡晓燕;;浅谈病理教法的优化选择与组合[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陈毅俊;;“讲述法”与“学导法”在中专病理教学中的对比分析[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3 张爱秀;;目标教学法在病理学中的实施与探究[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4 陈倩;魏昕;;探讨目标教学在病理教学中的效果[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5 高爱华;;浅谈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方法[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6 祝玉珍;;讲授职工中专妇幼专业病理教学的体会[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7 韩玉芳;;关于盲人按摩教育事业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与发展若干问题探讨[A];亚太区按摩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刘红;;浅谈盲校推拿练功课教学[A];盲人按摩教育、医疗与研究——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第三届第二次全国盲人按摩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9 张智勇;;浅谈盲生《骨伤学》直观教学方法[A];盲人按摩教育、医疗与研究——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第三届第二次全国盲人按摩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10 杨亚平;张贵建;;盲人高等中医教育中中诊课程的改革与思考[A];盲人按摩教育、医疗与研究——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第三届第二次全国盲人按摩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 尹少淳;贴近美术教育情景[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立严;教育软件亟待精品[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吕秀峰;让理论课教学更具针对性[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记者 李建平;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最后攻坚[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记者 王惠敏;员工可获欧盟免费培训[N];中国贸易报;2000年

6 刘鸿章;教材改革应有针对性[N];光明日报;2000年

7 吴琼;如何培养孩子创造力有关专家提出六种教学方法[N];吉林日报;2000年

8 朱立煌;改变农村“应试教育”的现状[N];江西日报;2000年

9 记者 刘宏;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占得先机[N];江西日报;2000年

10 本报通讯员 李思频;“红烛”燃亮 铸起师魂[N];科技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天明;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卢炳惠;教学创新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彭智勇;数学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胡庆芳;美国高中课程发展研究——从失衡发展到基础振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邱红松;初中几何课堂教学过程重构与视频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盛晓明;中国、英国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8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月茹;教科书内容属性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何更生;知识分类学习论和教学论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哲;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演示实验教学对物理空间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黎昌林;中学生物多媒体教学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余大山;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4 曾晖;语言和语言学习本质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5 周建勋;法学判例教学方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郑秋贤;当代西方外语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郭庆兰;导学式五步教学法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8 鲁燃;基于Internet的ICAI模型与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9 潘娟;中国针灸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1年

10 张长娟;科学语体篇章的分析与教学实践[D];黑龙江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753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753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5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