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马君武的教育“真精神”

发布时间:2018-05-01 13:43

  本文选题:马君武 + 真精神 ; 参考:《学术论坛》2008年07期


【摘要】:马君武一向认为,中国欲实现自救、自强,必须从教育中寻求出路。他受柏林大学立校真精神的影响,倾其一生的精力探索中国教育的真精神。他对教育真精神的理解,内涵丰富,时代性强,对于今天的大学教育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bstract]:Ma Junwu has always believed that in order to achieve self-help and self-strength, China must seek a way out from education. Influenced by the true spirit of Berlin University, he devoted his whole life to exploring the true spirit of Chinese education.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true spirit of education is rich in connotation and strong in times, and still has some reference value for today's university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校长办公室;广西大学校长办公室;
【基金】:广西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书铎,宋小庆;辛亥革命时期文化四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2 史革新;辛亥革命与近代科学传播[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3 李细珠;略论清末国民意识中的性别与权利之关系——以女子参政权为中心的考察[J];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02期

4 李玉;孙中山改组中华革命党心路历程考析[J];民国档案;2004年03期

5 苟丽梅;近代鲁迅直译策略受挫原因探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谭肇毅;马君武改造国民性思想初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高玉;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古代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严昌洪;世纪的觉醒——上世纪之交中国人对20世纪的认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9 文军;比较翻译动机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桑兵;保皇会的宗旨歧变与组织离合[J];近代史研究;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艳国;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颜军;孙中山民权主义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潘艳慧;《新青年》翻译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奇志;论清末民初思想和文学中的“英雌”话语[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思信;近代中国文化民族主义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

6 闻丽;辛亥革命时期的政党观念[D];复旦大学;2006年

7 孙建娥;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的历史经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淑娟;吴景濂与民国政治:1916~1923[D];复旦大学;2007年

9 郭刚;梁启超与清末的西学东渐[D];武汉大学;2006年

10 张晓溪;启蒙与醒世[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姜乐军;从“女权”到“护生”[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黄冬芳;女性意识:从沉潜到觉醒[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安远;马君武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王瑞瑞;胡适与中国公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296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296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f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