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农村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01 18:09

  本文选题:自我意识 + 艾森克个性问卷 ; 参考:《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11期


【摘要】:目的探讨农村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及其相关因素,为学校和家庭开展针对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1 636名在校中小学生,利用自编调查表、Piers-Ha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少儿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男生自我意识总分为(51.66±10.50)分,女生为(50.59±10.52)分,男生自我意识水平明显高于女生;小学生自我意识总分为(50.74±9.89)分,初中生为(51.42±10.92)分,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幸福与满足3个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学生个性、父亲外出打工、家庭和睦程度和经济状况、学习成绩、好友个数、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P0.05)是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影响因素。结论学生个性、家庭和学校环境对农村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level of self-awarenes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rural areas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so as to provide basis for targeted education in schools and families. Methods 1636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Changfeng County,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were selected by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and investigated with Piers-Haris Children's Self-Awareness scale and Children's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self-consciousness was 51.66 卤10.50 for boys and 50.59 卤10.52 for girls, the level of self-awareness of boy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irls, the total score of self-awarenes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as 50.74 卤9.89, and tha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as 51.42 卤10.92,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hysical appearance and attribut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nxiety, happiness and satisfaction.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tudents' personality, father's going out to work, family harmony and economic condition, academic achievement, number of friends, relationship with students and teachers (P0.05) we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lf-consciousnes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onclusion students' personality, family and school environmen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elf-consciousness of rural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安徽省长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1815)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70413106)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彭以松;聂衍刚;蒋佩;;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及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10期

2 周凯,何敏媚;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3年03期

3 石淑华,张静,胡美荣,官旭华,王叶平;学龄儿童自我意识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2年12期

4 孙海莲,杨艳杰,杨秀贤,王艳艳;初中生自我意识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06期

5 柯雪琴,范雪瑾;杭州市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6 苏林雁,万国斌,杨志伟,罗学荣,李雪荣,,刘明华,李志祥,黄春香,王明祥;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在湖南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年01期

7 马弘,汪向东,新福尚隆,张津萼,王玉凤;少年生活质量问卷的初步测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虹;;大专男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不同年级比较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王文娟;叶培结;王立金;;医学新生社交焦虑与其自尊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李广宇;孙延林;;华北三所高校大学生体育人口生命质量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4 白洲红;王海玲;;外来务工人员教育方式对其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李黎;;健康教育对前置胎盘孕妇期待疗法期间心理变化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8年16期

6 曹显明;余跃生;何学华;陈燕;;应付方式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5期

7 鞠晓梅;;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以楚雄市七所中小学为例[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8 周芸;;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肖莉;黄海英;左虹;;心理干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年01期

10 戴秀英;李秋丽;王颖丽;杜勇;刘琪;梁兴;;宁夏950例中学生心理障碍干预措施[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宏;刘达伟;;儿童生命质量研究进展[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彭焱;李建明;;神经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艺;高健;史鸿桦;;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戴晓阳;曾宇霞;;单亲与非单亲家庭儿童自我意识与人际信任关系的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瑛秋;青春发育突增期(高峰年龄)不同发育类型学生体质特征及健康促进[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2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郑剑虹;自强的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证[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亓圣华;中学生羞耻感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梁晓燕;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李杨;慢性病患儿及父母应激源、应对方式以及教育干预效果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8 尚煜;我国儿童主要土源性线虫病疾病负担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9 刘玉新;高中理科资优生学业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洪菊;秦皇岛市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社会适应发展特点及其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贺燕;来沪青少年自我意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肖晓玛;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朱海英;儿童自我概念与重要他人评价的相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陈勇;青少年个性、意识对正畸治疗配合性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4年

6 张姣妹;提高初中二年级学业不良学生自我概念水平的干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国s

本文编号:1830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30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8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